最近在得到《沟通训练营》学习,参加这个课程主要是被脱不花的笑容感染。当然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把“沟通”当作一个产品进行系统性理解,如果能为我所用,那就发挥了“沟通”的产品价值。
学习还没完结,然后在《沟通训练营》每日沟通的热度下,顺便还买了《沟通的方法》这本书。得到的营销其实做得比较好,虽然确实值得购买,但不可否认多少也利用了人的从众心理。
突然想起一句话:流氓其实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只是一句玩笑,并非揶揄之词。
因为我常常想,得到这样一个知识型团队,各种研究,涵盖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各位专家大咖……,那么这个团队以后会不会成为超级顾问团?因为好像除了特定技术深度不太涉及,其他的基本都有,好像就是一个顾问知识集中地。但这不是本文的主题,让我们先放下来,拭目以待……
还是想强调一下购买《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的理由,内容跟课程差不多,但为什么还买这本书?核心理由有三个:
1.第一个理由:书的封面就是脱不花咧着嘴笑的大头照,还是这个标志性的笑容。因为我相信,笑是会带来好运的,买了这本书的读者一定也可以传递好运。
2.第二个理由:训练营内容都是工作和生活的常见场景,看起来都很好理解,觉得自己活了四十多年工作二十多年,也经历了很多各种风雨,原本想系统性理解了就好。但实际上除了几次测验拿了100分之外,好几次竟然在四五十分徘徊,出乎我的意料。
3.第三个理由:表面上讲的沟通,实际上发现很多是做事的思维。这门课跟一般的技术相关的课程不一样,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书的生命周期有限。但这是一本讲人性的书,人性是相对稳定的,不管是什么时代哪个年龄段,人都希望被尊重被理解,也希望被看见。所以这本书的生命周期会很长,除非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再说到几次测验拿了100分之后,飘飘然,然后觉得自己都懂。随随便便听了就做测验,就受到了几次四五十分的打击,这就是自以为是带来的当头一棒。
举几个自己常犯错的例子:
1.不要追求合三观,只谈事情的对与错。
很多时候,跟对方沟通时上升到道层面,企图用自己认为的正确价值观牵引做事方式,但发现往往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却是人家也许对你“怀恨在心”,自己还不自知。
以前跟老板一起接待客户时,老板跟其中一个客户交流闲聊,谈到政治上的观点、谈到人生的追求,差异较大,上升到争辩,不了了之,最后各自憋着一口气有点不欢而散,其实得不偿失。
2.先接纳别人的情绪,然后提供展望未来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只是自以为是分析想别人情绪的对与错,没有顾忌到别人此刻需要的是倾诉。自己在滔滔不绝,别人在黯然神伤,最后别人没有得到发泄,反而可能得到一个不应该有情绪的结论。当下的情绪都没有散去,怎能敞开心扉去展望未来。
我常常与员工沟通时,先是否定而不是接纳,导致员工先建起一道屏障,即使是出于好心,但总是好心办坏事。
3.不在能力范围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学会拒绝,而不是用委婉地语言拖延或者规避。
以前常常认为,找个理由,委婉地表达,这样也许当下不会那么难堪。但事实情况是,别人可能还在充满期待……
这是我的致命伤,要对自己建立原则,也不要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否则可能会损人伤己。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譬如因为一些人的求助,没有时间处理时,又没有及时拒绝,导致自己心里一直搁不下,还让别人在苦苦等待。
4.闲谈也需要日积月累,针对关键关联角色要分析适合的谈资。
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直男,有时候电梯了遇到老板,餐厅里接待客户,常常觉得无话可谈。听了课之后觉得深有感触,原来这个也是有方法论的:像老板或常接触的客户,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针对他们擅长的事进行请教,还可以获得涟漪效应;对不熟悉的客户或其他人,可以找些具有通用性特征的话题,避免你聊的别人不知道……
这一点跟产品规划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去收集关键客户需求,不日积月累,是很难推出新产品或者新特性的。
……等等,简单列举了几个小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原来踩过那么多坑,还有这么多不懂的内容。
好的沟通本质上就是“同理心”的表现,任何沟通都是存在目标的,即使是闲谈。面对不同的场景,沟通的方法、目标也不尽相同。
所以“沟通”这个产品,采用产品的角色、目标、场景三个工具进行分析,用“同理心”设计最佳的用户体验,道理相通。
最后,希望自己不要总是自以为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