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组无争议的选出前十名后,就基本确定了三十四名进入复赛的名单。还有16个名次要集体确定出。于是晚上七点半再约,我白天有几件事情处理,晚去约半个钟头,没想到大家一直在等。有两位有事请假,于是赶紧启动。打分,计算,排序,很快就排出了全部16名的序,也算顺利。但是在16和17名次确定上还是费了一番周折。这个名次是确定选手去留的关键环节,一次大赛也许改变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为慎重起见,大家反复翻看这两个名次选手的视频,一直追溯到前后十余名,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直到最后提出预留“复活”的五位才算放心。

随后组织单位又提出有机构集中报名,多人同时入选问题。因为资源有限,大家为竞选50名而来,同时大赛也是为培养新人和给更多个覆盖面的人群以机会而办,为此评委组决定,再给这些集中报名的单位的选手,单独评分排定小顺序,呈给承办单位,由其定夺名额限定,并嘱其想好话术,给选手充分做好解释。时间就到了十点半,大家顶着星星回了家。
与高总交流,知道其主播打造的模式,分为市场化机制(购买服务)和工会模式(大概是经纪模式),随后再跟进一下这个具体的操作路数。深深体会到当前社会上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发展,而这个学科发展弱后于产业进展,急需弄清楚教学内容体系。一直在讲职业教育课程要去学科化,但是在打量真正的产业运营语境中的描述工作技巧,提炼知识,又常感觉没太有章法。大多数市面上成行的书籍仅能是些社会读物,与真正的能够有内涵的教材对比而言,还是缺少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个差距如何弥补呢?我觉得是需要努力研究的方向。如何将一些工作现象,一些具体工作技巧经过加工凝炼和验证,转化为抽象些的标准化的理论语系,是一个当今职业教育的问题。我们并不是反对理论,而是欢迎根植于实践的理论,让职业教育成为学习凝结的智慧,而不是掺水的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