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单靠社工很难出成效,关键是共同体

单靠社工很难出成效,关键是共同体

作者: 幸福哲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08:01 被阅读364次

现时大部份投入做社工专项的社工都是年纪轻、经验浅,甚或是非社工本科及专业的。要做到社会工作专项的"专",体现其精准,包括精准目标、精准对象、精准策略、精准团队、精准成效,都需要社工的情怀初心、专业价值、专业技术,还有那不计较(无论是工作量、薪酬、时间、批评)的精神、勇于尝试(面对多么困难的个案、要短时间回应多方的需求和要求)的态度。纵使他们出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和投入多少晚的时间,能做到成效亦非易事。

从过去接触到的社工专项,而能够做出成效的,专项社工的努力是其中一个因素(估量其比值是50%),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购买方(也有的是合作方或使用方),其影响社会工作专项的成效比值也是50%。若社工专项要做出成效,离不开购买方、合作方、使用方的参与和协作,单靠社工的力量,只能事倍功半。购买方的理解度、支持度、配合度都对专项的成效起着关键性的因素。

在接触过程中,曾遇过不少有趣的购买方,尝试四个维度来作区分,藉以了解购买方对社工专项的想法。第一类是对项目高期望及以行政取向类,购买方对项目有很高的期望,要求项目能够协助处理购买方因人手短缺而未能处理的行政任务,项目要跟进原来的工作,同时要面对购买方可能因职能上的需要,直接分派任务予项目协助;第二类是对项目合理期望,但需协助行政取向类,购买方认为项目以达成原来需解决的社区问题为主,但因应购买方在职能上的需要,要求项目予以配合相关行政任务;第三类是对项目有高度期望,并以服务为主要取向为主,购买方会要求项目能够尽快上马,并能够在短时间做出成效、亮点和特色;第四类是合理期望和服务取向类,购买方对社工有基本的认识及理解,期望社工能以服务为主要任务,成效不能一步到位,愿意给予社工时间达成效果,并且给予项目一定的支持。当然,也希望社工能做出一些成绩,显示社工存在的价值。

现实上,第一类和第三类取向的购买方是比较多的,其次是第二类,第四类的购买方是比较少数。而第二和第四类的购买方是最受专项社工欢迎,纵使在有需要时协助行政事务,但感受到重视与关怀,不少社工更因购买方的支持,撸起袖子努力干。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方与购买方形成共同体的结构关系,为达成项目设立的原定目标,在不同岗位上一起发挥自我职能上的作用,这会容易使专项取得成效,达致双赢。

有人会怀疑真的会有第二和第四类的购买方存在吗?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有机会遇见,广州市某区的社会工作专项,购买方面对严峻的社会治理问题,投入资源购买社工专项。负责跟进项目的部门主任初期对社工认识不多,但任务之重,需要社工先行协助行政任务,而社工亦理解这是突破与购买方关系的重要节点,收行政任务结合原来服务,共同努力了个多月,社工的拼劲让购买方刮目相看,重新认识社工,并阅读了相关书籍,对社会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购买方与项目方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积极聆听社工遭遇的困难。曾听社工主管分享,购买方听取意见后,逐步处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员与社工的分工,并将之上墙,从而让社工专注于服务,以免服务对象混淆了政府人员与社工的角色。

共同体是社工专项的追求,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有时亦需要社工经营双方的关系,才能有机会达致。有一种管理叫"向上管理",意即作为管理者不仅懂得管理下属,还需要懂得管理你的老板,让老板信任和支持你的工作。在社工专项方面,怎样管理购买方亦是重要的课题,包括进行期望管理、关系管理等。总的来说,社工不能坐着等候购买方主动与项目方形成共同体,而是项目积极影响购买方,逐步形成不同紧密程度的共同体。

走笔至此,记得原打算写一些对社会工作专项的看法,总结这数年来的所见、所闻,希望在分享个人的观点时,能给予有兴趣的于社工专项的朋友一点启发,以期抛砖引玉。本来打算写大约7至8篇的文章,结果是思潮起伏,一发不可收拾,加上阅读者的鼓励(有打赏的、有点讚的、有留言的,有转载的),使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写了15篇,这篇算是最后一篇说社会工作专项的总结文章。感谢曾阅读的朋友,是你们使我有动力笔耕这么多篇,感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靠社工很难出成效,关键是共同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t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