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只读前半部。譬如读红楼,前半部的人物都一个个若人生初见,带着十二分美好,在最美妙的年纪,在静好的大观园,一起相识,读书,聚会,写诗,听戏,该在的人也都在,每个人都享受着这一段的幸福时光;而后半部的红楼人物,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散的散,爱情没有了,团圆也不可能了,整个家族也衰败了,最后一片大地白茫茫,让人塞堵心慌。比如读水浒,前半部一众好汉兄弟各展神通,一一登场,没有一个形象不鲜活,没有一个故事不精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言不合,拳脚相向,打到酣畅淋漓处,又惺惺相惜,讲的是义字当头,而后半部的水浒,则一个个郁闷地活着,被动地打仗,无谓地牺牲,最后七零八落,被老天收了回去,没意思。而读西游记也是如此,前半部天马行空,恩仇快意,精彩绝伦,后半部刚情节雷同,重复着打怪游戏的套路。读三国,开始时桃园三结义,隆中对,火烧赤壁,精彩纷呈,到后面就是铁杆三兄弟只余了一个,摇摇扇子就神机妙算的那个也翘了,辛苦打下的江山改了姓,唉呀唉,心里不爽。就象一个人的人生,走到后半场,到了中年之后,就开始无趣起来……
人生的几个阶段很象《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的形象,小时候就是个二师兄,爱吃,爱睡,爱玩,怕苦,不喜欢干活儿,发发呆萌儿,还能得到大家一致的喜欢;青年就象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哥,叛逆,爱一路地打打杀杀,老是要把权威拉下马,事情没少做,挨批却最多,动不动还要被念上一道紧箍咒;中年便是沙僧了,不虚荣,不再抱怨,不再好出头,只是默默地挑着重担,做一个沉默寡言的前行者;老年是唐僧,走的很慢,逢人总是笑眯眯地停下来讲讲经,也没有什么是非了,这个世上就没有不好的妖怪。……
大人对于小孩玩手游,大抵是深恶痛绝的。其实游戏么,无非是设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就是不断地通关或升级,就象《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一路打妖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回真经,得到各自封号,功德圆满。故上了大学的小孩们也常常要调侃我们这些大人,不也正是照着游戏的路径,从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这样一路打通关,或者从工人到车间副主任、到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董事长、集团总裁如此这般玩升级的吗?大人们玩这种游戏的时候,不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的吗?可惜有的人总是在同一关卡里打来打去,上不了高一格的层级,有的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在通关的紧要处,突然挂了!……
少年,宜读《西游记》,因为他相信那些妖魔鬼怪都是真的,而且非常可爱。青年,则宜读《水浒传》,因为打打杀杀刚好符合叛逆期,看不惯或者谈不拢的,就是一个字:打!中年宜读《三国演义》,你在官场也好,商场也罢,都是讲权术与阴谋,说的正是抢地盘的事。老年宜读《红楼梦》,因为做人做到这个份子上,已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对于祸福双倚,否极泰来的人世已看透,就真的没有阅读障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1729/fb3b44f24c9683c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