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飞鸟之一)

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飞鸟之一)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4-06-14 20:57 被阅读0次

    诗词,尤其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 ,“没有象征, 诗歌就将失去力量”。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还有的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1.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2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贺铸《忆秦娥》)【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此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一个“馆”字,暗示羁旅之愁,“孤馆”则进一步点明游子的孤单,而“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再加上杜鹃的阵阵悲鸣,更渲染出凄惨悲凉的气氛,逗引出词人思归的无穷愁绪。】

    4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情思。】

    2.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直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着意写燕子的活动,反衬出室内一片清寂气氛。这首词从室外景色的空虚写到室内气氛的清寂,通首体现出词人生活中的一种静观自适的情调。】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此句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营造了明朗、和谐的气氛。】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开首以飞燕起兴。《朱子语类》赞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阳春三月,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然而,诗人用意不只是描绘一幅“春燕试飞图”。而是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此所谓“譬如画工”又“写出精神”。接着点明事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妹妹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此情此境,依依难别。】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此句语言含蓄婉约,意境优美,“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却象征着芳春过尽,表明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写出了词人的怅惘和伤感。】

    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此句写得委婉含蓄,词人见到燕子不耐罗幕轻寒双飞而去,心中也激荡着因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表达出诗人对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句为天然奇偶句,写得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以自然事物的消逝抒发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不再的淡淡闲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张炎《高阳台》: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韦曲”唐时韦氏世居地,在长安城南,“斜川”位于江西星子县,陶渊明曾作《游斜川》诗,这里指西湖边文人雅士游览集会之地。“苔深”、“草暗”形容荒芜冷落之状。当年的繁华风流之地,只见一片青苔野草。昔日燕子也已寻不到它的旧巢。】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作者笔下的燕子,有情有感、善解人意、活泼可爱,分明是忠实可靠的“信使”。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冯延巳·《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此句形象地绘出女主人公倚楼而望的情景,刻画出神思恍惚、若有所思、自言自语的情态,见双燕相亲相伴,她触目生情,更加深了独居孑处的凄清况味。】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借以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

    3.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诗词中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夕阳西下,大地被落日的余晖染上一层金黄,草地上鹧鸪啼叫,远处的行人渐行渐远。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无疑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景象。“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黄莺。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表达之七十六: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飞鸟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ww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