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没有更新推文,回家了,看望一个人在家的奶奶,记得上次回家是去年国庆,也很久了。
1.夜空
村子一如往常的平静,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也没有城市五彩的霓虹灯。
夜晚站在院子里,看到了很久都没有看过的满天星,刹那间回想到儿时的夜晚要比现在的夜晚黑暗的多,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那才是真正的黑夜。
现代几乎没有了黑夜,夜晚似乎变成了由电灯代替日光的白昼。
曾经我是那么的恐惧黑夜,但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深深怀念儿时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现在,我是一面看着地上的五便士,又一面仰望着星空的月亮。但心告诉我最终的归宿应该是那无尽的星空和黑夜。
我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显得略有些矛盾的时空,喜欢城市便捷的生活方式,又喜欢乡下宁静的生活环境;喜欢待在安静的小屋沉浸于阅读,也喜欢到处奔走,聆听自然的心声;喜欢一个人的独处时光,也期待能有知心伴侣的陪伴。
反过来想一想,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就如此。
2.短视频
这次回乡,有一点不一样的感受,村子的自然环境没什么变化,而村子的人文环境和之前不太一样了,也许之前就已经不太一样了,只是没有感受到而已。
不一样的点就是村里的中老年的街坊邻居们也都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了,之前印象中他们大都是用那种键盘数字很大的老年机。
我知道城市里的绝大多数老年人早就学会使用智能机了,但之前在乡下地区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确实很少。
很多人认为这是积极的有正面意义的进步,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从深处去看,也不见得。
我没有做过相关统计,但我所了解的,老年人们基本上就使用两种应用,一个是通讯用的微信,另一个是短视频平台的各种应用。
会使用微信固然很好,方便与家人的联系,也方便购买商品时的支付,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账户的资金安全,年轻人网络受骗的不在少数,更不用说判断力较差的老年人了。
短视频的影响其实更大,既可以是好的一面,也可以是坏的一面。
我所看到的,坏的一面可能远大于好的一面,当然这只是从内心深处来看是这样。
如果去看表面的现象,有谁能说开心是坏的呢?
短视频是社会趋势,无人可以阻拦,这是一个真正的大众传媒的时代。可是有多少人能辩识出来传播的是精华还是糟粕呢?
没有批判性的思维、独立思考的态度、客观理性的精神,以及一定的自制力,短视频只会是精神上的鸦片,表面上的快乐,实际上的心智渐逝和意志摧残。
我不否认短视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个好在后来有多少程度的扭曲,普罗大众又有多少能汲取它真正的好。
有很多人发视频,完全就是奔着网红去的,各种方式的求点赞求关注,甚至有点“不择手段”。有很多人不喜欢什么心灵鸡汤,但对很多心灵毒汤却爱不释手。
如果不清楚自己需要从短视频里得到些什么,最终会变成查理·芒格先生经常说的“铁锤人”,因为短视频的算法比你更了解你,它知道什么会让你“快乐”,它不管这些“快乐”会带给你什么潜在的其他影响,它只需要让你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就好。
这次回家,奶奶说想学学智能机怎么用,就给她买了一个适合老年人用的智能机,教她怎么使用微信和短视频。
我知道这是一个错误,之前已经告诉家人少看点短视频容易上瘾,也别轻易相信视频内容,得自己分析,说了也是白说,还是经常被家人用视频中别人说的“真理”来教育。
家人辛辛苦苦忙活了一辈子,几十年来的传统观念深深刻在他们心里,我现在明白了,这不是靠我一遍遍的给他们讲,就能让他们摆脱掉传统思想观念的。
除非自己愿意抛弃之前的陈腐观念,不然别人再怎么努力说服也是做无用功。
还是想开一点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找快乐的途径,客观分析就在眼前,怎样选择那就是个人自己的事情了,即便是家人也该如此,不然,只会是无休无止的矛盾。
3.农民
早上路过田地,有零零散散的农户们在田里给麦苗浇水,冬季虽然已经过去,但早上依然很冷,我想他们一定也很冷,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想写一写农民。
我出身农民家庭,以前还有点自卑情节,那时候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当然现在也有,不过,我是不可能再为自己农民出身的身份觉得自卑了,反而有点庆幸自己生为农民的儿子。
农民身上的有些特征是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怪不得他们,即便是城里人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也会有农民身上的某些特征。
但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主要还是自身素质和思想上面的,其实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人,也有自身素质和思想不如农民的,无非就是一个比例的问题。
按我自身的体会,这种比例在缩小,主要应该是由于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影响。
站在农民出身的立场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在想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一个好的农民不缺少勤劳、毅力,吃苦耐劳,缺的只是思想上的觉悟。
从小就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但只有知识引发了思想的觉悟才是验证这句话的起点。
但缺的这思想上的觉悟,是很难让他们自身意识到的,大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把改变命运的重任寄托给下一代就好了。
没有上一代人的以身作则,下一代人通常是很难改变的,家庭的影响确实非常大。
说到这,我能不受家庭影响也算是个小奇迹了。家人没有一个是支持我的,按照他们的想法,我就应该踏踏实实的找个安稳的工作,最好是从事体力劳动,别做这些只靠脑子想的脑力劳动,然后结婚成家生孩子,买房买车,背一身债务。
我很敬重那些靠体力劳动工作的人,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同样的光荣。
每个人应该根据当下的自身情况去分析自己适合做什么,而不是盲从。
盲从在农民身上体现的通常很深,上一辈干什么,下一辈也干什么,身边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放在以前,这没什么,也没什么选择,但现在确实不适合盲从了
这个思想圈子很难跳出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延续已经根深蒂固了,只有一点点的打破,不破不立。
4.火车上
在乘坐列车时,除了必要的交谈,我一般很少与其他旅客说话,但印象中每一次稍长的聊天中,大都聊的很愉快。
感觉有点像废话,不愉快,哪里还会有稍长的聊天…… 寥寥几句应该都不说话了。
这一次是和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叔还有一位人美心善的年轻女孩。一如既往还是别人主动找自己聊天,除了善意的提醒和帮助,我应该是从没主动和别人聊些什么。
不善交际是应该多注意了,不然真的可能会注孤生的,虽然喜欢独处,但要是一生孤独,那也太可怕了点。
总之,这次在火车上经历了一段愉快的旅途~
以上,此次回乡感受与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