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开始写峄山碑,先到淘宝买篆书专用的笔,在b站找到于钟华老师的视频,听他讲解篆书的基本笔法,我觉得他的讲解通俗易懂,听了能记住,用了效果不错。
最近开始写,慢慢找到了圆起收的感觉,笔锋在纸面上立起来,整体保持中锋行笔,尽量寻找力透纸背的感觉,重新写会发现篆书讲究的到处都是中锋,写字的整个过程是必须用全力,不可松懈,因此很能锻炼线条的基本功。
时隔三个月,我已经忘了当初写篆书的感觉了,但现在有了新的体验,觉得写字前读帖很有必要,我以前临摹的很慢很认真所以才能写得像,现在是先读帖子,这几天我只记住了三个字,皇、帝、立
刚开始写会纠结要不要用米字格应用题,因为网络上也有通过米字格来纠正自己的字形结构,我还是没有用那种方法,通过自己的分析,我记住了一个要点,就是你落的第一笔就是开始在跟纸张进行对话,就好像通过笔和纸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它便是活生生的是有生命的书法而不是书写。
这也是我听老师的视频印象最深的一点,因为以前我临摹的时候总是把握不好比例,经常会写大,要么前面空间写大了,后面的毛画就没地写,要么上面写大了下面的空间就不够写,自从我进行了读帖和分析 ,这个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和纸对话,似乎让我开了窍,第一笔下去感受它和边线,以及左右边之间的关系,第2笔又对应着第1笔,就这样一笔接着一笔,总之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效。
写篆书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看一笔写一笔了,因为篆书的线条细又直,行笔中分心线条的质感就不好了,而背临,理解以后来写,线条的质量和整体感觉就很棒。
刚开始写第1个字会发现有一些地方没有看出来它的一些关系粗细的结构线条是直的还是平的,粗的还是细的,没有看出来那第1个字,按自己所能够看出来的所能记住的写,写完了对比一下,发现不足再来写第2个字,那你会发现每写一遍你观察到的东西和记住的东西就越多。
我觉得写其它书体要记很多细节,但是写篆书,它的线条很简单又没有什么变化,你只要记住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而基本上间距又是等距的,需要记的东西并不多,因此更容易记忆。记忆之后去写会比我们看着写更准确,因为你可以全力的去把握线条。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也领会到了少即是多,因为它很简单,所以这个线条的形状和位置稍微有一点没有到位,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要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原临比例结构都很好,恰到好处,多一分少一分就不美了。
另外读帖和眼力也有关系,如果有一个地方你当时没有观察到,写完了总觉得哪个地方不太对,这时候你才发现原来它一边是宽一点,一边是窄一点的,这样的安排能够让这个字看起来不会那么呆板,看上去是对称的但实际上并不对称,有一种协调的美感。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立”,越简单的线条其实越不好写,中间的那竖有一种气势,这两束稍微宽一点,窄一点,能够自由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心里是很开心的。篆书的美吸引我的就在于它是象形文字,写字就像在画画。掌握了它的基本笔画和构图的法则,以后你创作,就能够胸有成竹,根据它的规律来创作。
重新写峄山碑心里更踏实,因为真正学会了欣赏,也从书写中得到了乐趣。现在我每天有空就背临几个字,通临一张,既练细节又练布局,时间、方法和耐心缺一不可,现在已经找到感觉了。
补充:通临在初学阶段也不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