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问,这只风筝为什么不能飞了?
爸爸说,是风筝线断了。风的力量太大,线产生的拉力也增大。线承受不住了,所以就断了。
小孩问,是风太大的原因,对吗?
爸爸说,好像是,其实不是。是因为风筝没有独立飞翔的能力。因为依赖线,所以不能飞得更高;因为依赖风,才会被风从天上吹落。”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爸爸与小孩爬山过程中,小孩发现,山顶的塔上有根尖尖的针,于是问爸爸这是什么——
爸爸说,这叫避雷针。避雷针一端高高地暴露在空中,另一端连着金属丝,接到地下。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塔身不遭雷击。
小孩问,也是像保险丝那样,牺牲自己,保护别人吗?
爸爸说,保险丝是用自己的弱点,保护别人。所以,它只能保护一次,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避雷针也是主动承担危险,牺牲自己,保护别人,但方式不同。因为,避雷针是用自己导电好的长处,去保护别人。所以,避雷针可以长久地保护别人。
在家庭层面,这些“卑微”的好父亲,知识贫瘠,无权无势,与孩子也少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只是单纯的“供养”,但并不妨碍他们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如山般的父爱——“他什么都给不了我,却又什么都给了我。”
但在社会层面,这种伟大的父爱,常常是苦难岁月的产物。人因各种原因,有时候无法避免苦难,但苦难就是苦难——一边制造着伟大的父爱,同时又剥夺了父亲做为一个正常人的幸福的尊严。
因此,苦难既不值得讴歌,更不值得追求。应该追求的,是改变制造苦难的土壤,让伟大的父亲少一点,让平凡的、幸福的父亲多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