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作者: 一弯静水流深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17:13 被阅读0次

    《教育的目的》第三章阅读感悟

            怀海特说:成功教师的秘诀是他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知识范围。关于这一点,其实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我们都未曾深究过。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进行期末复习时,总是会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清单堆砌罗列出来,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掌握依旧停留在死的,没有方法的教学任务层次。如果教师能做到不让学生记忆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知识,将有用的知识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建模,就是通常我们强调的学习知识要“少而透”!让孩子的学习在已经经历了浪漫的探索阶段和精确的训练阶段后,掌握知识的规律性,让学习生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样才是有益于学生长期发展的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把作业和考题当做学习的终结!例如:小学低段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识字,那要想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性知识才是根本。通过分析字源,一年级课本中最开始学习的就是象形文字,然后学习了会意字,到二年级学习形声字,中国汉字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形声字,所以明白形声字的意义,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就可以认识掌握大量生字。再有效结合阅读教学巩固识字,才能真正让孩子明白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通过重复书写或者听写让孩子死记硬背。一旦破坏了儿童对于知识掌握的兴趣,那么将会对小学中段开展海量阅读行成阻碍。更不要说进行写作训练!

            教育从整体上来说, 教育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例如:一个历史学家如果参加高考,一定会输给很多准备充分的高中生。因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知识只是他串联起历史的信息而已,正所谓“用尽则退”!综合应用阶段的本质是:脱离那种被训练的被动状态,进入到积极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魏老师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第二个阶段是我知道我不知道。这两个阶段属于学习的浪漫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我知道我知道,属于学习的精确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我不知道我知道。属于综合应用阶段,也是智慧阶段。智慧增长了,知识就减少了。就像你问一个赛车手如何驾驶汽车,他会告诉你他处理突发事故都是本能操作。就像我们看过的贺岁片《 中国机长》,他在那么危难的时刻的本能反应,都不是他从课本里学来的知识,而是通过实践应用而自然而然产生的智慧。

            怀海特说教育的全过程都受三重节奏的支配。浪漫阶段一直会持续到十三四岁,十四到十八岁,是精确阶段,十八到二十二岁是综合运用阶段。没有一个学生在学习各个科目时,能够同时完成这三个阶段。例如:语言的浪漫阶段开始于婴幼儿的牙牙学语时期,所以如果家长能重视孩子每个发展的关键期学习,孩子就会既学得轻松又学得好。语言学习在小学中高段进入一个小的精确和综合阶段。但是科学学习则较为滞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不应该让孩子接触大量的科学结论,这个阶段是科学的浪漫阶段,孩子应该通过多动手进行植物栽培,多做实验引发兴趣。如果孩子的兴趣被斩断,那么他们对于科学的感受力就会受到阻碍,就会过早的失去创造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科学阅读当做科学本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小学要测试科学这个科目,应该让孩子动手做实验,而不是做一张试卷。即使有个别孩子因为读书多,阅读面广,对于科学知识如数家珍,那也只能算是博学而已,事实上,他对科学的认识体现为一公里宽,一英寸深,这对于今后的科学探索尤为不利!

            心智的创造性冲动来自内部,而且完全为个人所特有。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俗话说,活着就是一场探险。生活艺术的领悟包括科学,艺术,道德,宗教……怀海特说:道德,就这个词的消极意义上来说,是宗教的死敌。这里是指,如果将道德窄化为戒律,规则而凝固下来,例如古时候的“三从四德”,就会危害很多人。这是一种道德僵化,道德不是死的东西,道德不应该是服从,服从是不道德的。康德的理念中,道德代表自由,活力与生机。我们中国儒家将道德归于“仁”,有一个词语是“麻木不仁”,所以,仁指不麻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宗教的道德化也是教条化,例如历史上很多科学家被处以火刑,所以,宗教过早的进入精确阶段,也面临着死亡。所以,宗教的活力恰恰来自宗教改革!

          按照马斯洛划分的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本能通常来自自身,发展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教师有着双重作用,他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产生共鸣而激发出热情,同时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更坚定的目标的环境。所以,让个性和超越自我的东西融合,会给生命增添难以置信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赋予生命更高层次的意义,产生信仰的力量。一个孩子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精神生活的支撑,他才能不惧将来,才能够自信的去挑战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z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