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一、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
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是基础。一方面,校长需要增强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反思,即整合各种课程领导知识,并通过课程领导实践,使这些知识升华为课程领导力。另一方面,就是正确认识自我,而这种自我认识是通过校长在实践中培养反思能力而实现的。
二、校长的课程规划能力
所谓课程规划领导力,就是校长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策划课程,是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开设计划和方案,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能力。
课程规划领导力的形成,要求校长要具有系统的课程观,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对课程进行规划,从整体着眼,放眼未来。校长在课程规划上应该坚持“规定至上原则”“质量优先原则”和“发展为重原则”。课程规划须遵循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搞改革,促发展。
三、校长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从课程资源的本质来看,第一,课程资源必须能够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第二,课程资源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无论是课程目标的制订,还是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的校长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校长要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带领教师共同思考如何多渠道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拓宽课程规划建设的视角,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
四、校长的课程设置能力
课程设置能力即校长领导学校教师合理设置学校各个年级课程的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统筹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二是要统筹考虑各个年级课程开设的情况;三是要统筹考虑国家必修课和与国家选修课程、校长本课程的关系;四是要统筹考虑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与升学预备教育课程的关系。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长要身体力行,不断提升和展示自己的课程设置领导力,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师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塑造一种参与、合作、开放、分享的校园文化,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得校本课程不断创新和发展。
五、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校长课程实施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开齐课程的能力,就是校长领导学校把国家要求的所有课程都开齐。二是学校开足课程的能力,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的能力,既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三是学校开好课程的能力,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能力。
首先,校长要学会授权,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凸显主人翁地位。
其次,校长要乐于奉献,服务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最后,校长对教师的教学要监控有度。
校长只有做到了放权与监控的张弛有度,才能实现课程领导力的平衡;只有做好了上下级教师队伍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才能实现课程的稳步发展;只有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实现课程的蓬勃发展。
六、校长的课程评价能力
要做好学校的课程评价工作,校长的课程评价领导力必须提高,要建立以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体系的践行需要以校长的课程意识为保障,引领、监督评价主体认真落实课程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七、校长的课程文化构建力
校长的课程价值观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校长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把握和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规格的能力;二是校长把自己关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规格的认知转化为学校全体教育者的教育人才观的能力,即用校长的人才观来统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