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父亲来说,生养孩子只不过是他责任的三分之一。对人类,他有传宗接代的责任;对社会,他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对国家,他有培育公民的责任。三者都完成不了,他就是有罪的,但只完成一半,也许罪恶更大。一个男人不能以贫穷、工作或自尊为由,逃避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
如果亲子间能够一直生活在一起,彼此尊重,他们就能彼此爱护,关系变得十分亲近。若是孩提时就一起生活,长大时还能从长辈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孩子也会觉得幸运;如果父母也用心教育,等待果实成熟之时,他们教给孩子的种种品德,便是他成年后可以享用的资本。
——卢梭《爱弥儿》
现代社会,可以把“父亲”“男人”替换成“人”。
在描述了基础的宇宙设定后,卢梭用“虚拟养娃”的方式来阐释教育,娃的昵称是“爱弥儿”,编程的是他的大脑。
从挑奶妈,到母婴饮食和生活习惯,卢梭提供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那时没什么靠谱的医学,养生主要靠猜——颇与早其200多年的屎尿屁神作《巨人传》异曲同工(比如给孩子洗冷水澡、到乡下“呼吸新鲜空气”等);
但这不是一本育儿大全。
在对婴儿的感性和探索、“婴儿的语言”(动作、语气等),儿童语言学习、欲望管理等的观察中,作者坚持的是“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一高瞻远瞩的世界观——把孩子视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才”、“公民”去培养。
这个责任就艰巨了,这要求父母/监护人至少要自视为“人才”、“公民”,不放任、不包办、不束缚,把不同阶段的孩子视为国家的臣民。
我想,即使做不到“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也可以降准,把儿童教育当做是培养自己王国的臣民。
本书满是智慧的点拨,夹杂着光怪陆离的常识错误,非常适合我们这些狭隘、不公义、又想做个好大人的成年人阅读。
最近更新没有一开始那么日常了,一方面是空闲时间变少,另一方面也是有了点偶像包袱,觉得必须写出点一针见血的话,才值得抒发。
一针见血这要求有点不切实际,毕竟我不是个针尖人物,没见过那么多血。
但输入了就要输出,扎还是要经常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