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自己,但别人的成功总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今天开始分享《好的教育》
作者:史文杰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以天才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教育问题(准确来说是教育机会)与教育课题带出理工科父母的别样教育。
尽信书不如无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书中方法不一定都能用得上,但育人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正如文中所说:‘’好的教育是远离符号化的教育,是让孩子从生活中看到事物间的内在关联,让逻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就自然会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书中一些基本理念:
父母真想“有所为”,先得“有所不为”。迫使儿童过早“懂事”是不明智的。教育需要付出,更需要掌握符合孩子心理的教学理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 子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陈鹤琴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他们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新鲜和神秘的。每位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可许多家长没意识到,好奇心就是儿童智慧的嫩芽。小孩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像“月亮为什么总跟着自己走”“鱼为什么不会被水淹”,等等。在孩子眼里,好奇的事没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他们常会问出一些让父母一时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太烦,有时含糊其辞地应对,有时甚至拒绝孩子的提问。久而久之,孩子难能可贵的好奇心就这么被灭了。 不过,要给儿童解释清楚每个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育儿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好的手段。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善用类比”很管用。这个方法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有用,在科学交流中也是常用的手段。例如,科学家常把“电压”比为“水压”,“原子结构”看成“微型太阳系”,“核反应过程”比作“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等等。而恰当的比喻对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就更有帮助了,它不仅能给孩子鲜明的视觉画面,而且容易让孩子理解深奥的知识。如果儿童好奇心强、遇事爱问为什么,这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事物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类比教学法就是利用许多事物的相似或相通性,利用恰如其分的比喻,把陌生的概念与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善用通俗易懂的类比,不仅能维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开启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获取知识的精髓。
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人的智力取决于脑神经元的链接特性,而不取决于脑神经元的数量。教育环境对脑神经元的链接和发育有决定性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玛莎·法拉赫(MarthaFarah)及其团队长期跟踪了60多个低收入家庭,收集了孩子的脑扫描数据和学习环境。这个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阅读和游戏是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营养素”,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捷径。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孩子的答案取决于父母怎么养孩子:一种是强求孩子“低质量的勤奋”;而另一种则是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玩耍”。“教的诀窍是不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等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这个教学秘诀如此精辟,却又简单到了极致。它成了我的一个座右铭,也成了早教中的一大法宝:用各种诱饵去诱发儿子学习,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早教中,我尽量避免传统授课和做试题的方法,而更多的是利用趣味阅读、游戏和孩子喜爱的形式。在那个阶段,我儿子可以说并没有学习的概念,他只是觉得那些都是好玩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