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精神追求,我想应该聊一下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了。
我不希望自己脱离文明社会去隐居,我也做不到,连古人都说小隐于林,大隐于世,我只是不想有那么多无用的饭局和交际而已。真正的朋友自然会相互牵挂的,需要频繁走动才能维持的那种关系,不叫朋友,最多就是相互利用而已。知心好友,有1~2个足矣。
可以的话,我是不希望有智能手机这种东西存在的,它每天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很多人会说他的工作离不开智能手机,但你会发现他在不工作的时候一样还是抱着手机在玩。互联网最顶尖的人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设计那些让人们一点进去就再也不愿意点出来的APP。从抖音开始,到时下各种最流行的小视频、小程序。我承认这些里面有很多的干货,但是最多的还是误乐,都是一些你看了不会有啥长进,但是不看却会觉得自己损失了什么的内容。
我曾经有短时间疯狂的迷上了刷内涵段子(那时候内涵段子还没中枪),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现在回想一下,那也是我事业比较低谷的时期,每天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看不到出路,也不愿意努力,整个人颓废得动都不想动。那时候的状态正好印证了网上很火的那句话——人不能太闲着,太闲着会出问题的。(于是我去给自己找了点刺激——考驾照。也得亏是那个时候考出来了,要不然到现在都没办法开车。)我现在依旧会每天刷刷小视频,但不会出现以前那种刷到停不下来的情况了,在为自己自制力提升沾沾自喜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件事。其实在刷小视频的时候,只有刚开始的十几分钟有快感、有共鸣,越往下越没意思,但人的牛脾气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发作——明知道没意思还越想刷,总是抱着再刷到一个有意思的视频以后就放下手机,于是...半个小时又过去了,而你的眼睛还是没有离开过手机。后来我有一段时间试过一个小技巧,在开刷之前,设定一个倒计时的闹钟,通常是20或者30分钟,等到闹钟响了以后,第一时间放下手机,去干别的工作。这招屡试不爽。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觉得在家里装一个固定电话,或者买个老人机,别人能联系上我就行了,不要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我想用一段时间,也许1个月、2个月,也可能3个月,尝试一下被书籍包围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一段时间除了吃饭喝水以外,就干两件事,看书和写作。
写到这儿,该谈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我靠什么生活?如果是半年以内,有积蓄就够了。找一个18线甚至再远一点的城市,租个小房子,安安静静地渡过这段时间;如果是一年或者更长时间,那就得靠兼职工作了,不过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还是要先把那时要用的钱存下来会好很多。我听说,有些人一年只工作11个月,剩下的一个月休假出去玩。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会挺适合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