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仅靠热情来写作的小伙伴是否能够写出成绩?答案是否定的。
做写作讲师六年了,我有没有把别人讲明白,我无法知道,总之我把自己讲明白了。
有人问我,我们刚提出问题,你立马就能解答,而且如此准确,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想应该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答疑中,我把学员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答过了。对于每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全部烂熟于心。
当然这种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开始答疑的时候,我总是要花费几个小时来备课,看书,查阅资料,整理和思考。
后来,我发现虽然一直在答疑,可是小伙伴每次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答疑对我来说变得容易,我甚至不用备课,就可以做好一场答疑课。
给几百人做过咨询,答疑过上千个问题之后,我发现频率最多的五个词语:方向,焦虑,深度,成绩和动力,写作方法反而不是学员最关心的问题。
对这五个词的深度分析证实了我的想法,阻碍大家持续写作的障碍并不只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心理障碍。
这个结果和《成为作家》里的理论完全一致。
初学写作者,很多人过于急功近利,想要快速拿到结果,导致还没有开始心态就崩了。于是我们提出“无贪无嗔写作,戒浮戒躁成长”的理念。解决心理障碍大于学习理论知识,这是我这些年做课程的原则,事实证明这个观点完全正确。
除此之外,我发现了更大的一个真相:很多写作者,并不是文学专业,甚至有很多人在开始写作之前,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更别提文学基础了。他们仅凭小时候作文被当做范文读过这个信念,开始创作之路。
当真正开始写作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无法支撑他们继续写下去,于是只能半途而废。
有人问我能不能教出作家,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讲,作家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那么参加写作课是否有价值呢,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准确地给出答案。
不过这两个问题,在我脑海中出现过无数次,经过深度思考后,我找到了方向。就是我们该如何做好写作课,才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去创作。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的学员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初学者,什么都不知道。一类是有所成绩的,可以写出作品,但是同样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
到底何为写作基础呢?
举例来说,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文体类型,什么是题材;不知道怎样确定作品的主题;无法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从不看书,写文章时词汇量匮乏,写完自己的故事就没有素材了;除了碎碎念之外,不能写出任何作品;逻辑不通顺,作品人称混乱,句子啰嗦,作品没有深度,浮于表面,甚至没有任何文学鉴赏能力等等。
这些年,我除了写作,读书,讲课之外,一直在自学文学专业的知识,学完之后,拿到了专科毕业证,也通过了本科考试。
这些基础的文学知识对我来说帮助很大,学过后我的作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就是因为这个,我决定对无戒学堂进行改革,我们把文学基础知识加入了课程之中。
同时注重培养大家写作基础能力,虽说不能短期获得成绩,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条路必然是正确的。基础薄弱,自我感觉良好,这些都不利于学员长久的发展。
错别字、逻辑错误、不够严谨、四不像的文体比比皆是。如果无法把这些最基础的问题解决掉,即使将来有所成就,也会被他人诟病。
就像有一个写了三四年的作者问我:老师,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说?这样的基本概念。我以为每一个写作者,都会主动去学习这些可以百度到的知识,其实并非如此。
有太多的作者,还在做梦的阶段,以为不学习,不看书,只靠写自己的故事就能成名。
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开始我提出的心理障碍,还是基础问题,我们都能通过学习解决掉这个问题。网上写作课的书很多,写作课也很多,我却很少见这种讲写作基础的内容。
大多数的课程都在制造焦虑,提倡快速成功。可是我依然坚信,写作必须要静下来,慢慢写,多多写,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有结果。
写作课无法让你立即成为作家,但是它可以帮助你解决掉写作路上的很多障碍,帮助你确定方向,打牢写作基础,让我们的作家之路变得通畅。
在我带过的三万学员之中,确实有人出书了,有了成绩,越来越接近作家。也有人参加了写作课,进步神速,我不能说这些成绩完全是我的功劳。只是这些小伙伴愿意听从我们指导去练习,去改变,去努力,去坚持。
那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面,心理障碍该如何克服呢?
方向问题,是最好解决的,只需要写你喜欢的领域即可。焦虑只是因为你的期望大于你的能力,调整好心态即可。而深度来源思考,培养你的思考能力即可。成绩是努力加勤奋得来的,所以需要持续写。什么都别想,先写一百万字。动力来源你的成就,成就来源你付出的多少。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就是想得比做得多,只要开始行动,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写作课堂里更容易出成绩,因为社群会裹挟着你开始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