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想法
原来学校外的小卖部,都是一个神奇的社会网络

原来学校外的小卖部,都是一个神奇的社会网络

作者: 妮妮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9:36 被阅读7次

    01

    前几天,我被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告知,孩子可能带了作业答案到学校,怕抄答案。

    大概是儿子向同学吹牛,说自己有学校练习册的答案,不过在妈妈手上。老师还是担心孩子带到学校抄答案。(多么负责的好老师呀),专门打电话提醒我这件事,让我检查一下答案放好没。

    我着急的下班后,第一时间冲回家,马上到我的秘密地点一看,答案就在那安静静的躺着,一切都好好的。

    我赶紧给老师拍了照发了微信,老师这才放心。回想起买这本练习册的答案的经过,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因为假期预习时,需要提前购买这本练习册。对于我这个数学白痴来说,如果没有答案,我简直不知道孩子做得对不对。

    记得我单独买这份答案,还花了10块钱。老板把答案藏的好好的,单独锁在一个柜子。

    多半是为了主动配合学校,生怕学生买去抄答案,最后追本溯源,把祸事引到自己身上,接受老师和家长双重谴责。

    看来,儿子学校外头的小书店都还是很有职业操守,平均100本练习册配一本答案,并且只有少量的几本。而且答案只能卖给老师,以及个别像我这样爱和老板讲道理,推心置腹诉说购买理由,就为买个答案检查作业的家长。

    哪些钱可以赚,哪些钱不能赚,老板们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比如说这本学校里会用到的练习册,其实价格并不便宜,还不打折),但外面书店都买不到最新版,老板就能满足你买到最新版的需求,还能送货上门。

    坚持了底线,不卖答案给学生,不为了短期利益放弃长远利益。书店的老板也是有操守的。

    02

    接着我又顺着这个思路,仔细观察了一下学校外面的其他店铺。

    发现学校外面的小卖部,还真的是一个自行运转且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社会网络。

    比如说文具店开放的时间,绝对是早上最早一批学生到校的时候,就已经灯火辉煌。

    那时卖文具的老板,还处在睡眼惺忪中,迎接着忘带文具前来匆忙购买的学生。

    清晨的购买群体并不是人流量的高点,但是这样的服务时间,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承诺。

    下了晚自习后,文具店里就热闹了,学生们总是及时的去补充自己需要的用品。

    有意思的是,老师们鼓励的文具总是供应充足,一些新奇古怪的文具总是躺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清晰的了解老师们的意图,哪些东西买了进学校,可能会被没收,老板真的比家长们还清楚。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风险,只要有一个老师提出异议,老板们就会把它放大到整个学生群体去思考。

    再观察一下,学校外面的饮品店以及面馆,都会为了迎接晚自习下课的购买小高峰,特意用足一些料,真心实意的满足学生们的加餐需求。

    听说之前,有一个租铺面给别人的房主,看到学校里取缔了小卖部。就想到把自己,位于学校对面,最好位置的房子,趁着房租到期收回来,自己雇人卖零食。

    结果还没开始正式运营,就传播的沸沸扬扬。不胫而走的后果是最先遭到了周围商户的集体谴责,认为这个老板干这事简直要不得。

    最终房主没法承受这个压力,只能自己灰溜溜地把铺子锁着,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种的迹象都在表明,学校外的小卖部,依托学校的发展,总是自觉调整着一个小型的社会网络。

    03

    我想起罗胖有一期节目,也讲到了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管理方式。

    他说,在美国的四万多家中餐厅,基本上规模都不大,很多老板之间也相互不认识,但最受美国长途大巴车司机欢迎的,就是这些中餐厅。它们不光是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美国人心中,这些中餐厅提供非常稳定的食物,为他们形成了一种长期的食物依赖。

    这种感觉,有一些像我们吃某当劳。不仅物美价廉,最重要的是,哪怕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味道也都很一致,同样是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就餐依赖。

    但麦当劳做到这样全球一质的标准,是通过大量的培训投入不断输入,动用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才实现。

    而这些华人小餐厅,谁又来培训他们,管理他们呢?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单打独斗、为什么他们也能形成每个人心中相对稳定的长期供应?

    罗胖说的结论很有意思。原来这些食物的中餐盒供应是同一家公司,宣传单也是仅有的几家公司提供,这些供应商、某种程度上就起着社会网络中关键结构洞的作用。

    这也就像学校外面的小卖部自动围绕着学校这个关键结构洞进行自我调节和改进一样,可见社会网络运行法则,真的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胞里。

    04

    组成社会网络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因素,是这个网络体系的重中之重。

    某种程度上来说,了解了社会网络的特点,我们更应该清楚,自己在社会网络中,可以怎样通过认知差,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

    要知道,大多数人不管是交朋友还是找伴侣,都喜欢找和自己相似度比较高的人,也就是同质性特征非常吻合,总认为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带来的自我选择。

    但清华大学的郑路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他认为现在寻找伴侣,在解决情感链接方面,同质性会带给人更多的安全感,的确会更适合。

    但是选择创业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工作环境中,反而选择和更多完全和自己不同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充分的使用异质性特征,更容易激发出彼此的灵感,找到跨界的空白点,创造出更多全新的内容。

    这也许是了解社会网络的主要特点后,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更多几分理性的分析,也能在思考问题的方面,多给自己一些拓展空间和思路,从而有更多自我选择的能力。

    任何小事背后,都有更深的逻辑运行,希望你能通过阅读这篇小文,比别人多看到一点,多想到一点,发现生活里点点滴滴背后的真相,真的是件很有趣的事。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学校外的小卖部,都是一个神奇的社会网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c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