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型宅斗剧,以谈婚论嫁、婆媳关系、当官从政为主要卖点,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认为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都是怎么安排的?
答案无非是礼法。用长幼嫡庶尊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套牢。
男子的大老婆叫妻,其她女人叫妾、通房、外室(包的二奶)不等。仆人称大老婆为夫人,其她女人为姨娘。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就是贾政的妾。
正妻有名义和实际的权力,妾室们(小娘子)要向正妻(大娘子)请安,得到的待遇(每月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分红)低于正妻,生的孩子(庶出)同样要卑微于正妻的孩子(嫡出)。
但受宠的姨娘可能得到的实惠也不少,比如《知否》里的林姨娘,有田产和铺子,独立抚养孩子。
其实《知否》很像《红楼梦》和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宫斗剧,但《红楼梦》博大精深庄重典雅,《甄嬛传》只专注后妃们争宠的手段以及情感变化,《知否》与之不同的是把更多笔墨放在了男女在婚嫁时的考量和选择上,女子们的争斗一定是有的。
以女主角明兰为典型,她出身庶女,但通透封建婚姻制度对人的约束(小说中的她是穿越来的,自然啥都明白),明明喜欢小公爷,但也深深地知道高攀不起,所以一开始就是拒绝的。而墨兰就心存幻想,期待高配。
小说中不厌其烦地描述母亲们在为儿女择偶时的心理:先看门第,是否有爵位啦(公侯伯子男),官至几品啦,家室出身啊(高门大族书香门第),嫡出庶出啦,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对,一个原则就是门当户对。
祖母盛老太太一开始给明兰选择贺家的孙子,就源于明兰是五品官的庶女,匹配不了更高的,而贺小哥是医生,还是嫡子,就算很好了。
华兰则是嫁给了没落的伯爵,基本扯平。长柏娶了高门大户海家,持平。庶子长枫娶的柳家,应该是高配,但柳家小姐之前有其它情况,所以才屈就了。
看书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明兰的小初恋,也不是和侯爷的甜蜜二人秀,也不是妻妾们的勾心斗角,只是琢磨,古代选择婚姻的方式有没有好处?
那时候不允许自由恋爱,当然也有偷着谈的,如兰自己就去私会文书生,过得还挺好。基本就是父母给挑,媒人介绍,但好像过得也不错啊!在妻妾成群的时代里,有的妻子还帮丈夫找小妾,不管心里怎么不高兴,还是一个屋檐下生活着。
由父母指令下的婚姻也是爱情吗?有怦然心动吗?有心有灵犀吗?有共同爱好吗?盛弘之所以宠爱林小娘,就是觉得那个是他自己找的,而不是父母塞给他的。
因为那时的婚姻不是源于爱情,所以自然可以容忍其她女人来分羹,加上礼法就是如此,女人一般都没有知识文化,没有独立自我,依附男人生活,就得服从男权社会。所以一夫一妻反倒是古时的奇葩。
明兰的选择看似明智,其实是一种悲哀。她乖巧地顺从了世俗,虽然和顾二叔日子过得甜蜜,那也是两人了解得多,明兰能走进顾二叔的世界。
如果和小公爷在一起,更会幸福甜蜜吧!
所以,一部《知否》追完,对我的最大启示是,世间有种种不平等,但爱情除外,如果遇到爱情,就去迎接爱情,不管以后如何风雨,且去享受人生至纯的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