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2岁
一周过去,女孩第二次来到了咨询室。
这七天在学校怎么样?女孩说,还好。上课能集中精力听课,作业能按时完成,睡觉也蛮好的。有不会的问题问同学解决。
女孩从容,我看出,学习不是孩子最大的难题。我问,这次我们要聊些什么?
“我还是很好奇,12岁是一种巧合么?”她睁大眼睛问我。
于是我们进行了又一次的探索。女孩说,那年,12岁。刚进入初中,同桌名达。一说到这个同桌,眼前就浮现了一次场景: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没有和他说什么。他就一口唾沫吐到我脸上,我当时很气愤。
“你怎么处理呢?”
“刚升入初中,我不敢告诉老师。我也不敢和他对打。我就哭起来了。”她语调有点生气。这样莫名的小事情每天都有。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敢给老师说,因为太多了。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就这次在我脸上吐唾沫,我受不了。难受好多天,回到家妈妈做好吃的,问我学习怎么样,考了多少分,我就欲言又止,不敢对妈妈说,怕妈妈发愁担心。”
“这样的情况以后发生过么?”我问。
“当然有,我越是不理她他就更放肆了。到了八年级,我记得那次,在课间和同学们一块说话,他跑过来说,XX放屁了。声音吸引了班里同学都看着我。我当时特别尴尬。虽说管天管地,管不住拉撒放屁,毕竟我是女孩子,特没面子。大家哈哈哈一笑而过,我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父母知道这些情况么?”
“老师和家长联系了,家长得知我成绩由原来的前几名到中下等,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就告诉了家长。家长也找他说了,也当面道歉过,后来还是这样。我也不想让父母操心。”
“现在情况怎么样?”
“还时不时会发生。”看着眼前的女孩,可以想象这两年来内心所承受的。虽说不是大事,但是时间的叠加该消磨多少的灵气和快乐啊!
12岁那年,有一个结节。而且这个结节在增长。就像人身体的肿瘤一样,以开始没有什么感觉,到后来长大了,就能危机人的健康。而这里是人的心理健康。
虽然现在女孩不在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身体是有记忆的。当时的创伤没有疗愈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启动保护意识。或隐藏或需求弥补措施。
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认识了社会上那个男孩子。男孩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没上高中就工作了。他也需要一个人来满足来自母亲的爱。|(男孩子当然不知道这样的潜意识层面)所以两种能量相互吸引,彼此聊得来了。两个人的交往都满足了各自内在的需求。
所以女孩就不听家长的话,执意交往男孩子。因为有需求,宁可不上学。
那么女孩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着怎样的家庭生长环境呢?
小物件
妈妈和女儿的联系最紧密。妈妈说,我对女儿挺好的啊!我就让妈妈做了一个排列。运用的是小物件。这是在简快高级班学习的系统排列。
妈妈把小物件排列好。问题一目了然。妈妈在了女儿的位置上,女儿在妈妈的位置上,所以明白了:女儿承担了很多本来要妈妈承担的事情。她的懂事,她的为家庭分忧·····让一个孩子减少了力量。
一个没有力量的孩子,在面对困扰的时候总是委屈自己,包裹自己。
当妈妈看到这样的排列情况,顿时表情沉重,好像明白了很多。妈妈说,自己也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样去爱孩子。今天明白了,时刻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好母亲该做的。自己也好好的成长,孩子才能轻轻松松的生活学习。
是的,成长是自己的事,不要让孩子来背负,否则就是以爱孩子为理由来“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