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的手型问题可谓争议极大。先有武宁老师撰文:《手型,中国钢琴教学的最大骗局》,后有王烈老师在此文章上分析回应。
“手指关节要突出,手心拱起,就像握着一个鸡蛋”,这句话在国内钢琴老师的启蒙课程中基本是必讲的。前辈们的确很有才,“握鸡蛋”的比方形象生动,而“握鸡蛋”姿势成为了广大老师、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规范手型”,是判断水平高下的首要标准。如果一位小学生被老师认定为“手型不好”,那么很可能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全部推翻,从头纠正。
让我们先看看“握鸡蛋手型”的源头。国内常用的初级教材《拜厄钢琴初级教程》和《哈农钢琴练指法》中曾经对演奏姿势有过类似的描述,德国钢琴教育巨匠卡尔·车尔尼在著作中也有过相关的论述。但是,请注意,拜厄也好、哈农也好、车尔尼也好,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活跃在19世纪上半叶的人物。19世纪上半叶是什么时代?距今约200年,当时的钢琴音域比现在窄、触键比现在轻、琴键比现在小、音量比现在弱、踏板的延长效果比现在短,钢琴文献中极为重要的肖邦、李斯特的大部分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或者流行起来,更遑论其后的大批大师。被中国钢琴老师们奉为圭臬的卡尔·车尔尼又是何许人?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他的几乎一切练习曲都是为演奏贝多芬大作品而服务的,说他风格单一绝不过分。用车尔尼那一套去演奏肖邦、德彪西或者拉赫玛尼诺夫,是要闹大笑话的。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比较现代化一些的教材,应用普遍的《汤普森》系列,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人编写的。在这一套教材中,已经全然没有关于“手型”的讲法。这很正常,时代在改变,乐器在改变,音乐在改变,演奏法当然也在改变。而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在教《汤普森》系列教材的时候,还在用200年前的“手型”去要求他的学生,这不是关公大战秦琼吗?其实二战前后大批俄罗斯音乐家迁往美国,美国钢琴教育受俄派影响也非常大,可是走的路子却和中国全然不同,这一点值得深思。
至此,有一个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弹钢琴没有标准手型。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听音乐会,更准确地说是去“看”音乐会。总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钢琴家怎么弹琴,看他的手型!其实如果真的仔细看了,恐怕家长也会失望——“握鸡蛋”手型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出现的,有时甚至总是不出现。基本上,“握鸡蛋”手型主要适用于弹奏音阶,而在弹奏琶音、歌唱性旋律、断奏时均不适用,其应用范围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作为基本的动作要领。
这就有人要问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弹钢琴的动作难道没有一个标准吗?其实,广义地说,演奏动作是不需要标准的,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弹得好,哪怕你用鼻子弹呢”!只有音乐的好坏可以作为评判标准。当然,狭义一点,技术上也可以有一些原则——在放松状态下控制,在达到同等效果之下追求动作的精简,但这些原则是为了帮助演奏者,而不是为难演奏者。协调的演奏动作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形成的,不是给一个样板就可以照样学的。
也许,发明“握鸡蛋”手型的老前辈本义是让初学者尽快掌握弹奏基本动作,没想到经过众多或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的误解误传,最终成为中国钢琴教育最大的骗局。时常见到有家长或老师煞有介事地讨论“手型与兴趣孰轻孰重”,大有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之恨,看了前面的论述再回头试想,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手型”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和兴趣,究竟值不值得?!
无数的人认为手只要按统一的样式去摆放,并在弹奏中呈现出“好看的”手外形,才可以达到某种技术境界,可是他们随着越来越多的对于“成功者”的观摩,总是找不到更多的那种“期待能立论的样子”。钢琴家们也更是在“肆无忌惮”的使用着他们的手,手型派们不去思考问题的本质,而千方百计的为了自己可笑的面子找借口,把“手外形学说”搞成一种恫吓,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成了学习钢琴的奴隶,学术大师如此,中师如此,幼稚园阿姨也是如此,这是多么庞大的一只“革命队伍”,硬是把国人搞出了恐琴症!
“就像是握鸡蛋”......手原本是没有问题的,鸡蛋也是没有罪过的,钢琴更是为了人类而制造的,就这么个小小的“握”字,打碎了人们自由操纵钢琴玩乐音乐一切梦想!初学的孩子以及成人们,无一不在为之诚惶诚恐的苦修着,大指二关节弯着,小指像一轮羞答答的新月!指甲剪了又剪,就为了在手指向内扣住时多有些肉肉能用,所有的人都要求按照一个手型(形)去规划,一旦有(不小心)的凹进的,就立刻会遭到恶语加棍棒的伺候。握东西人人都会,可握着东西怎么能弹琴呢?又有谁愿意在手心里塞个鸡蛋之后在电脑上打字呢?
我见过非常多的孩子的右手,小指都是弯曲并向外翻倒着下键的,他们生怕把那思想中的鸡蛋掉到地上去,他们永远也不敢把手指伸直着去碰触琴键,他们甚至在专研着如何让小小的指尖也能够那样弯弯的搞定黑键!因为,鸡蛋可是千万不能掉出的!就在小指(二三四指也一样)辛苦运作的同时,他们的大指也在为了鸡蛋而努力着,用力的在(握着)维护那神圣的鸡蛋!
握鸡蛋后期演变成“手架子”,这种人为故意形成的坚硬爪体,非常类似梅大侠的九阴爪,其硬度无坚不摧,头骨亦如豆腐,琴弦亦如发丝,琴键亦如仇敌!和弦需运气固定手爪,音阶需提前定好爪形,然后猛然向下......谋杀了音符之后,还觉得不够过瘾,随即按住再揉上一揉!......据说此神功还需搭配着高抬指快下键的法门同修,落指后追求干碎玻璃为至高境界。呜呼!鸡蛋爪再加上那“绝对独立踹下的一跺脚”,我等就只能终日欣赏钢琴的惨叫了!
什么时候能打破这颗学生上的臭鸡蛋!?为了修正这些带着鸡蛋的孩子,我只能让他们弹奏些简单的原位指法旋律,并,坚决禁止他们看自己的手!让他们用(音乐的眼睛)耳朵去听每一个声音品质,让他们学会利用手臂的重量,让他们真正开始锻炼那些弱指的“体质”,让他们忘记手心里的任何物品,让他们学会真正的手臂放松。能改过的,祝愿他们能与钢琴音乐长相厮守,改不过来的,迟早会对钢琴因爱生恨而离别,或病死于腱鞘炎症而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