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的书里,也觉得自己能够接受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所作所为。毕竟世界上好多事情其实都不奇怪,只是我们不理解而已。那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一位很招人喜欢的老师推荐了这本《菊与刀》,便到图书馆借来打算拜读一下。
我曾一度认为这本书我读不下去了,而且还碰上了许多场考试,到昨天才算磕磕碰碰翻完一遍。最大的体会就是:日本人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菊与刀的纷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时,往往会将最重要的东西忽略不谈,因为这些东西他们已经熟悉到觉得像是天天呼吸的空气一样,以至于他们因为习惯了而变得视而不见。而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个美国人,所以他可以客观地从上帝视角进行剖析,于是就有这本让人费解的神奇之书。
在我看来,日本人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对待“情义”和“义务”的态度。读了前面的章节,我觉得我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可到了后面我却发现自己是错的!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本来觉得,日本的文化几乎都是来源于我们中国的唐朝,多多少少我应该能够找到一些相似乃至相同的东西,不过鲁思-本尼迪克特给了我当头一棒。在日本人看来,“受恩”就是欠债的意思,所以受恩之后必须偿还。到这里,和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是吧?但是,在日本人的眼中有一种“恩”是永世难报之恩——义务,即“忠”和“孝”。也许你想说:我们最看重的不也是忠孝吗?确实,忠孝在我们的文化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然而,就如鲁君所说:日本人对“忠”、“孝”的理解不仅与西方国家不同,甚至于和他们的文化来源之地中国也有很大的差别。
举个例子:“仁”在中国是最崇高的境界,可在日本却近乎是那些绿林好汉“行仁义”才屑于有的荣誉。人的等级制度也是让人费解,比之印度的种姓制度犹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要理解日本就必须清楚,日本是建立在对天皇绝对无条件的“忠”上,而这就是日本等级制度的一种绝好体现——他们说,只有处在等级制度顶端的人才可以被人尽“忠”,所以“忠”只应奉献给天皇。
“情义”和“义务”是日本人矛盾的巅峰。原本想着日本人对“情义”的理解会和我们相似,但读下来却惊觉实在是大相径庭。鲁君在书里主要用“忠”、“孝”这两种根本的义务来和“情义”做比较:“情义”中并不包括由心而发的行为,所以“报偿情义”使人非常不痛快。“忠”和“孝”这两种义务是日本人的基本行事准则,但若是它们与“情义”起了冲突,他们必然会毫不掩饰地坚持情义。
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中国人最推崇的是雷锋精神,讲究做好事不留名;日本人却会将礼物、受到的帮助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报答情义”。对日本人来说,对曾蒙受的恩情差不多一定要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日本人对收到的回礼比自己送出的礼物贵重太多是最忌讳的,认为这是很无耻的。
日本人之间有这样一条与我心中想法相一致的礼节:如果制定的计划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成功,就尽可能不要让人注意到。
书中内容颇多,只得略提一二,若能引起你的兴趣,自然是我的荣幸。送上一句话:只要心怀远大理想,无论目标多么遥远,都不会出现丝毫的厌倦情绪,并且要认为一切努力在远大理想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