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泉州开元寺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泉州开元寺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作者: 极简主义小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14:50 被阅读0次

    泉州开元寺座落于泉州市区西街东段北沿,座南朝北,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肇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名扬海内外的千年古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重点开放的寺庙之一,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不但香火旺盛,而且参观旅游者众多。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一些介绍泉州开元寺的书籍、文章,几乎都叙述它配置有“天王殿”。然而,泉州开元寺没有天王殿的配置,所谓的“天王殿”是以讹传讹。

    因为大凡介绍泉州开元寺的布局,都称其中轴线的建筑自南往北有紫云屏(照墙)、天王殿、拜亭、拜庭、两廊、大殿、戒坛、藏经阁。所谓的“天王殿”,是指在紫云屏对面跨进山门门槛的那座殿堂(连山门)便是,

    福建省文管会工作组所作的《福建泉州开元寺一九六二年调查报告》上记载:“天王殿即寺之三门。“

    泉州市旅游局编的《泉州开元寺奇观》也解释说:“开元寺的入口——三门,也叫山门。按佛教规制,三门里都供奉着天王,所以又叫天王殿。

    可是,无论从《泉州开元寺志》(又名《温陵开元寺志》)的记载,还是从我国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规制及其所供奉之神来看,泉州开元寺的三门(山门)内这座殿堂都不能称为“天王殿”。

    首先,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福州鼓山涌泉寺释元贤纂修的《泉州开元寺志》来看,里面根本查不到任何有关“天王殿”的记载。据《泉州开元寺奇观》介绍拜亭说:“天王殿后廊连接着一座歇山式四角形拜亭,也叫拜圣亭,……”

    而《泉州开元寺志》叙述拜圣亭(拜亭)是这样写道:“拜圣亭,在大殿之前,附于三门之后。”又,叙述三门(山门)也仅是这样写道:“三门,始创自垂拱三年,有石柱生牡丹之瑞。宋绍兴二十五年灾,寻建。泰定四年春复灾,佛果炤重建。至正十年监郡偰世玉(玉立)署其门曰‘泉南佛国”。洪武间僧正映重修,万历间僧真晓重修。”三门(山门),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即泉州开元寺创建后的第二年就已建造,虽屡废屡修,但一直保存至今(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重修),如果它里面设有天王殿者,《泉州开元寺志》定然会在叙述三门时有所交代,或在介绍拜亭时会涉及到。因为天王殿是佛教寺院内一座主要的殿堂;又《泉州开元寺志》的纂修者是福州鼓山涌泉寺的高僧,深知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况且其所在的涌泉寺就配置有天王殿。所以,《泉州开元寺志》丝毫没有谈及天王殿,说明泉州开元寺是没有此殿的配置,原来也没有将三门(山门)称之为“天王殿”。至于后来有这种称呼者,是讹称。

    再者,从我国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规制及其所供奉之神来看,泉州开元寺的三门也不能称之为“天王殿”。李涛先生在《佛教与佛教艺术》一书中说:“按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则,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寺院的配置也是如此。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大致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法堂,可能还有藏经楼(阁)。”又说:“佛寺大门称为‘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据《辞海·宗教分册》介绍,这两尊金刚力士像常置于寺院山门左右,左称“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是为执金刚杵(杵为古印度兵器)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

    关于两位金刚力士的来历是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最普遍是引用《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的说法:密迹金刚原是古印度勇郡王的太子,名法意。他发誓皈依佛法之后要充当金刚力士,出入佛的左右,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他果真成了佛的五百名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于是,金刚力士原来只有一位,我国早期佛教寺院内的金刚力士塑像就只有一尊,但因奇数不符合中国人喜欢对称的审美观念,后来又再添上一尊,使之一左一右对称地立于山门两侧。其形象是:“高大雄伟,作忿怒相。头戴金冠,袒露上半身,手执金刚杵,双脚分立。所不同的是,左像作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怒目圆睁,平托金刚杵。“到了明代,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了使这两位护法神进一步汉化,就附会说他们俩本是商代纣王手下的督粮官,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被姜子牙敕封为镇守西释山门的护法神。因郑伦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得传窍中二气,碰上敌人把鼻子一哼,响如洪钟,同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故称之为“哼将”;陈奇也受异人传授秘术,养成腹内一道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出,见者魂魄自散,故称之为“哈将”。于是,有些寺庙的山门殿内所塑金刚力士的形象变成“一鼓鼻,一张口”的哼哈二将。但其姿态不尽一致,有立式,有坐式,有弓式步扬拳式,也有横坐在金睛兽上。

    看泉州开元寺的山门,是只开一个大门,并盖成殿堂式,系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式屋顶,面积达427平方米;又殿内左右两侧各塑一尊高4.5米的金刚力士像,呈坐姿,形象高大雄伟,怒目圆睁,发作丫髻,头戴宝冠,身披铠甲,一手握拳,一手按于腿上,一个鼓鼻,一个张口,威风凛凛,凶猛可畏,俨然是哼、哈二神将。所以,根据佛教寺院山门殿的配置规制和供奉之神像来判断,泉州开元寺山门是“山门殿”或“三门殿”,决非“天王殿”。

    那么,佛教寺院内的哪一座殿堂才称为“天王殿”呢?据李涛先生的《佛教与佛教艺术》书中介绍说:“由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供大肚弥勒佛,面朝南。他的背后,供韦驮天,面朝北。两位背靠背,中隔壁。弥勒东西旁供四大天王像。”这说明称为“天王殿”者,其所供奉之神是六尊,即弥勒、韦驮天和四大天王,他们也都是从印度传入并逐渐被汉化。其中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在唐代以前即为: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南方增长天王,梵名“毗流驮迦”;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宋代以后,尤其是经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附会渲染,四大天王则被说成本是商代佳梦关的“魔家四将”,死后受姜子牙封神后职掌“风调雨顺”。其塑像即是:增长天王魔礼青,持青光宝剑,职风;持国天王魔礼红,持碧玉琵琶,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持混元珠伞,职雨;广目天王魔礼寿,握紫金龙和花狐貂,职顺。而泉州开元寺的所谓“天王殿”,一者其殿堂是与山门连在一起;二者塑像仅两尊,既无弥勒和韦驮天,又金刚没有四尊,所以,它不能称为“天王殿”。在泉州市区的佛教寺院内,与开元寺同为三大丛林的崇福寺、承天寺才有配置天王殿。

    总之,泉州开元寺从古至今都没有配置天王殿,所谓的“天王殿”乃系张冠李戴,其确切之名称应叫做“山门殿”或“三门殿”。如今,在泉州市以至全省的佛寺院中,保存有山门殿者已微乎其微,就是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而且泉州开元寺山门殿的两尊金刚力士(哼、哈二将)的塑像别具一格,对研究我国的佛教建筑、佛教艺术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

    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F。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这个故事也跟印度一个关于塔的起源的传说有关:在佛经《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中也有记载。说的是印度有一个太子,见到一只刚产下7只虎仔的母老虎,因为天降大雪,母老虎害怕自己外出觅食时小老虎会冻死而紧紧守护,以至于母子饥困奄奄一息,于是从高崖上跳到饿虎边,使母虎得到了复活,而小王子则留下了一堆白骨,即舍利,于是国王就为小王子建造了一座高高的坟墓来埋葬舍利,这种坟墓就是塔的雏形。

      塔的起源在印度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曾经问他,如和才能表达对佛的虔诚时,释迦牟尼没有回答,而是把身上的方形袈裟平铺到地上,把佛钵倒扣在袈裟上,再把锡杖立在覆钵上,于是一个塔的雏形就出现了。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们按照他的暗示,建造了三层佛塔埋葬舍利,并作礼拜之用,以表示自己的虔信。据佛经上说,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以后,他的遗体火化后凝结的五彩斑斓,击之不碎的结晶即舍利子,与遗留的身骨、头顶骨、牙齿、毛发、指骨等被当时相邻的八个国家均分,并在自己的国家建塔将舍利供养起来。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

    在气魄非凡的大雄宝殿前,有一个高一米、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大月台,看似平淡却有奇。这座月台的前、左、右三面须弥座束腰处嵌着72方辉绿岩浮雕,相间刻着36只狮子和36个狮身人首浮雕。这些狮身人首浮雕形态不一,姿态各异:有的头发蓬松,四足立地;有的头盘螺髻,两耳垂肩,右前肢持一朵莲花;有的昂首举爪,张口欲噬;有的向前驰突,

    回首顾盼。据考证,狮身人面像的艺术形象。最初源于埃及。早在公元前2610年的埃及哈夫拉法老时期,就创制了狮身人面像雕刻,至今仍屹立在著名的开罗胡夫金字塔附近。公元前2、3世纪希腊人统治埃及时期,一批批希腊旅行家横渡地中海到埃及观光,他们一见到这座奇怪的石像,不禁脱口惊呼:“斯芬克司!”斯芬克司是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头的吃人怪物。直到现在,西方仍以此称呼埃及狮身人面像,其实这并非狮身人面像的本名。狮身人面像的艺术形象后来由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东侵亚洲时传至印度,最后由印度传入泉州。狮身人面像在文化、宗教交流中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艺术形象。奥地利维也纳皇宫大门两旁也蹲伏着这样两座狮身人面像。

    泉州开元寺月台束腰处的狮身人面浮雕,脸形和装饰有鲜明的古印度风格。元初泉州建有一座宏伟的印度教寺庙。元末毁于兵燹之中。狮身人面像浮雕原为庙中之物,明朝从倾圮废址迁到开元寺。泉州开元寺月台须弥座石雕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绝无仅见的装饰,是宋元时期泉州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珍贵史迹。

    百柱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有人说是73)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这两根造型别致的古印度教石刻石柱,是从已毁的泉州印度教寺移取而来。石柱高2.7米,柱身浮雕着多个圆盘,每个圆盘内分别浮雕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

    如:毗混奴骑金翅鸟解救象王杀死鳄鱼、毗温奴以十臂人狮的相貌出山擘裂凶魔、阎摩那河七女人沐浴衣服被窃、顽童被系用力拉倒魔树、基斯那战胜雅利耶、西玛和恒河新月、毗湿奴化身、甘尼巴与基斯那角力等

    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都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衔那》有关。


    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内供奉的是密宗的五方佛,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象征佛祖的光辉普照天下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guī)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chù)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这些柱子原先1637年以前都是木头的,所以经常要换。

    而且1637年,1604年和1607年,泉州有两次八级以上的地震,地震之后,基本上民生凋敝,而大雄宝殿也岌岌可危,可是那时候没有钱来重修殿宇,后到了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这个大殿有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主办人之一。佛前的这一尊铁制的香炉就是他所捐。他在重修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百柱殿”里的“飞天乐伎”也是开元寺的一大特色。“飞天”是一种栖息在喜马拉雅山巅的神鸟,印度佛教称为“妙声之鸟”和“香音女神”,后被附会为印度王宫的嫔妃和歌女。再后来被描绘成人首鸟声的神物。梵文“频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

    “飞天”的雕绘艺术最先是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开元寺的飞天群受印度腾云驾雾的女神和希腊背负双翼的天使以及我国的敦煌壁画“飞天”的影响,工匠们通过富有音韵律感的流畅线条和带有装饰美的浓烈色彩,把飞天雕刻得姿态逼真,神情自若。

    我们头顶上的这24尊的飞天象征24个节气,她们的翅膀也各有不同。

    这12尊飞天长着大鹏鸟的翅膀,大鹏负日而升腾,象征着白天;她们手捧文房四宝;这几尊略小的飞天长着蝙蝠的翅膀,象征着黑夜,她们手持南音的乐器。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24尊飞天体态阿娜多姿昂首挺胸,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她们短衣半袒,项挂璎珞,双臂伸展腕着驯镯,面如满月,唇似樱桃;斗拱单一的朱红色衬托着彩绘的人物,让人感到这24个妙龄少女是那么仪态万千。

    从建筑的角度看,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他们成双成对,隔梁相望。头上顶着的不仅是一顶美丽的花冠,还承载整个紫云大殿屋顶的重量。

    这样一来,依托粗大的珩梁,不但减少了横梁的跨度,而且起了支撑减力的作用,这种古建筑艺术中力学与美学的统一,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建筑师为佛祖设想很是周到,您看,不论白天黑夜,一年24节气,飞天都殷勤侍奉。

    白天,佛祖办公时飞天要奉上笔墨纸砚。佛祖下班以后,飞天就弹奏音乐。后殿陈列的就是十八罗汉,中间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在闽南地区拥有大量的信众,以慈悲为怀的形象深入人心。



      塔,作为佛教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始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这种建筑形态也被介绍到中国来。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句中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

    泉州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塔”是现今全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分别建于唐末和五代,唐朝建寺的时候,最初建的是木塔,因为火灾而毁,在宋朝重建时改为砖塔,后再改为现时的石塔。

    塔作为佛教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始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这种建筑形态也被介绍到中国来。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句中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

    全部用花岗岩石块,遵照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建成的仿木结构平面八角五层楼阁式建筑。

    这一对东西塔。西塔1228年建,东塔1238年建,其实就是西塔到1237年建好了之后,就开始着手建东塔。为什么选择这期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建造东西塔呢?这与当时泉州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公元1127年,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的儒家文化和全国经济中心移到南方。由于江南通往北方的陆路交通断塞,偏南的南宋朝廷每年既要用大量的财赋来维持国用,又要向金缴纳巨额“岁币”,这样,唯有依靠江南的富庶来发展社会经济以增加财政收入。而此时的泉州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京城,成为南宋朝廷的一个重要门户。从群周组织舶货进贡临安,比起广州更加便捷,因此泉州的地位举足轻重。

          继北宋之后,南宋前期的泉州已经58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成为东方的著名大港。因此南宋时期的泉州港常是梯航万国,帆樯如云,外国商人运来的满船满舱的犀角、象牙、珠宝、香药以及其它珍贵蕃货,在码头上堆积如山,舶司抽解,商贩交易,熙熙攘攘,兴隆繁忙。

    当初在建造东西塔时,是被赋予了不同的佛教义理的。东塔代表东方婆娑世界,西塔代表极乐世界。婆娑世界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这里有种种苦难。极乐世界就是佛教宣传的人人都向往的西天乐土。众生在婆娑世界受到佛祖或菩萨的教化引渡,修法成道就可以免于轮回,脱离苦海,进入无忧无虑、寿年无期的极乐世界。乘,是指车,有运载的意思。佛法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将佛法譬喻为乘。所谓五乘,是指天人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

    然后在1250年,两座塔建成,一直到现在都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中国的四大名塔之一,东西塔都是五层八面,然后每一面有两尊佛像, 一塔就有80尊的佛像,两座塔共计160尊佛像,基本上都是宋代佛教的石雕艺术的珍品。

    而这两座塔的80尊佛像有什么不同呢?

    西塔是献祭给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

    东塔是献祭给现在的娑婆世界的释迦摩尼佛的,一个是彼岸,一个是此岸。

    在西方的极乐世界最讲究众生平等,所以在西塔的80尊佛像是没有等级制度之分的。而在现在的娑婆世界是有等级制度之分的。这就是东西塔的最大的不同。


    西塔叫仁寿塔,意是与人施仁爱得长寿。西塔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不如东塔那样品级分明、次序井然。不以道果深浅分上下,不以五层上下分尊卑,只是为了与东塔对对称。

    西塔高45.06米,然后它的第一层的直径也在40多米。这个代表着什么呢?一个人伸开张开自己的双手,两个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我们的身高,这是人体中最稳定的一个状态。而我们的匠人们早就把这个知识运用到建筑上来了,  东西塔造型为平面八角: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体的支点越多,稳定性越强。塔平面呈八角形,其内角均为120度,地震时受力面积大,震波分散均匀,比之90度的四方形更不易受破坏。再则,塔身的八个壁面正对着八个方位,而每一个正面的两边又形成两个斜侧面,能够起到削弱来自任何一个方向风力的作用,从而使塔的刚度、整体性和稳定性都有所增强。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减少对风的阻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所以在800年左右的历史当中,东西塔经历了各种台风,各种地震,各种自然灾害,各种冰灾依旧安然无恙,特别是西塔连大修都没有过,就只有过几次的小修。

    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80尊,因表现的是“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的教旨,不具五乘的意义,故排列不如东塔严格。但就石雕艺术而言,除去须弥座束腰上的浮雕逊于东塔外,塔身的人物浮雕甚至还胜过东塔一筹。

    从建筑上来说,无论是四角、六角、八角或圆锥形的塔,到了最高一层,所有的椽子、望板、瓦陇,都要顺着塔顶的坡度向上聚拢,集结在一个中心点上,而刹就是这个中心点的盖子,起着遮风挡雨的作用。从佛教的观念来说,不管塔高几层,最后都是用刹来作收束,表示佛法到了极限,塔身所聚集的种种功德,最后也都归总到最高的刹顶,这种升腾向上的动势,体现着对“佛国”的向往。

    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年间(1174-1189年)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东塔十年而成。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东塔的人物浮雕由下而上,尊卑有序,体现了东方婆娑世界的佛化精神

    东塔又名镇国塔,就是镇伏邦国之邪乱以得太平,东塔通高48.24米,底围60米,为五层花岗石仿砖木平面八角攢尖顶楼阁式结构,是全国最高的石构空心宝塔。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塔身每层环转空洞,每层每面镶嵌两幅左右并列的人物浮雕,五层共计80幅。按照专家的说法,五层寓意五乘,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而每层每面两个人物之间必有“性类相近、响应对称”的关系。

    从浮雕工艺上说,东塔相对西塔更有价值。因为清1719年,曾经重塑两塔人物21尊。东塔2尊,西塔有19尊。清时的浮雕工艺已不如宋时。推测当时重刻是因为年代久远,浮雕受到侵蚀,二是因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十四年(1606年)先后发生地震,并遭飓风袭击,造成塔刹金刚坠地,或许浮雕也受影像。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所以在东塔的佛像的排列,从第一层到第五层,是严格的按照佛家的等级制度来分裂的,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

    第一层是人天乘,人非人,担负护法守塔的职责。第二层为声闻乘,他们都因为曾聆听过释迦牟尼说法,已杀灭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第一层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天龙八部中的四部众神(龙众、天众、阿修罗、摩侯罗伽)和八大金刚等16尊诸天神将。他们的地位虽有高低差别,但都是佛教的护法善神,或是乘无戒修行之法而生于天上。属于修持佛道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法相的神祗,或还为人非人之类,称为人天乘,被奉置在第一层,担负护法守塔的职责。

    第二层十六罗汉,如宾头卢、布袋和尚、降龙、伏虎等。他们都因曾经聆听过释迦牟尼说法,乘“四谛”修行之法而达到阿罗汉果。“阿罗汉”的本意是生死已尽,无法可学。他们亲闻佛的声教而得道,已杀灭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可受天人供养,称为声闻乘。他们的特征是项背后有圆光。

    第三层:缘觉乘,乘修行之法达到自性觉悟的境界,主要是在佛教史上为佛教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僧和创建中国佛教各家宗派的大师以及具有神通法力的神僧。  第三层主要是在佛教史上为佛教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僧和创建中国佛教各家宗派的大师(如华严宗的法藏、天台宗的智仪、净土宗的慧远、律宗的道宣)以及具有神通法力的神僧(如佛图澄、慈云、蒙山等)他们都是在佛寂灭以后的无佛之世,乘“十二因缘”修行之法而达到自性觉悟的境界,所以称为缘觉乘。他们的特征是薙发光头,身穿僧衣袈裟,项背后没有圆光,这是和声闻罗汉的不同之处。

    第四层:菩萨乘,包括文殊、观音、宝华、金刚藏等。他们头戴宝冠,脚登莲花,项背后有圆光,天衣饰满珠宝璎珞。第四层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宝掌、宝华、日光、月光、地藏、金刚藏等诸大菩萨。他们头戴宝冠,脚蹬莲花,项背后有圆光,天衣饰满珠宝璎珞,各具妙相。是为菩萨乘。

    第五层:品位最高,佛乘,是释迦牟尼出雪山形象和他觉悟成道时的四种佛像,并伴以居士、长者等人物。  第五层释迦牟尼出雪山形象和他觉悟成道时的“四种佛”像,并伴以居士、长者等人物,是为佛乘,品味最高。

    就东西塔人物身上的束带结式就有数十种花样。如果不是对生活的深谙熟知,凭想象是设计不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东西塔上的人物浮雕正是那个时代佛教造型艺术和世俗生活交融的突出成就。


    东塔须弥座高1米。周长60米,依塔身形制砌成八面八角。塔座为须弥座。塔身转角立倚柱,柱径和柱高的比例粗短。柱头出华拱二跳承撩檐枋。塔的每层开四门设四龛,塔身外均伸出平座勾栏,可供游人绕塔凭眺。环绕着须弥座的束腰部位,嵌砌着宽1米、高0.32米的辉绿岩(俗名青草石)浮雕40方。在排列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嵌砌6方浮雕,而东南西北四个正面因有踏道,故每面只有四方浮雕。在这40方浮雕中,有释迦牟尼本生故事8方,释迦牟尼本行故事13方,印度阿育王皈依佛教故事4方,佛教东渐传化故事5方,佛教比喻经故事7方,以及其它图雕3方。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原有40方,现存37方,青石(辉绿石)雕成,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塔身石雕。内容大都取材于印度佛教神话故事,但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汉化。

    塔座四方各有七级台阶,台阶两侧栏板上也有石雕,两边对称。左侧持幡者当为“接引菩萨”(“引路菩萨”)的形象。

    唐咸通六年(865年),建5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改为13层,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十三年(1186年)重建。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成7层砖塔。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改建为石塔,只造一层,后僧法权续建到第四层,天竺讲僧天锡续建第五层和塔尖,前后共12年。塔为花岗石仿木八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因此可以说,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头奠基,用多少大石头造塔身?传说,当年造塔时用的石头从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现时泉州城东南的东海镇法石村,所以那个地方叫“石头街”。

    古时没有起重机、千斤顶、推土机等设备,建塔用的大石头一块重千斤,全靠人扛人扶。

    当时设计建造的人是先建一座土山,然后用土山做斜坡,建塔的工人从土山脚往土山顶慢慢将石头一块块地往上叠,塔造愈高,土山堆愈高,土山因此也就愈伸愈远,一直堆到现时中山路的十字路口,所以那个地方就叫做“土山街”。

    当地人们还流传着一个“东塔神西塔鬼”的故事。

    说这两座东西塔,当时是由师徒二人主事,师傅起东塔,徒弟起西塔,建到塔尾,两人都没办法下来。

    师父就拿起身边的一支伞展开跳落来,徒弟看见师父这样做,也展开一支伞跳落来,结果徒弟却摔做肉饼。原来师父用的是布伞,跳落下去就像降落伞,慢慢着地,所以平安无事;徒弟用的是纸伞,一跳下去,纸伞就破了,结果自然就是徒弟摔死了。

    所以人就说东塔神西塔鬼。这本是无稽之谈,没有根据,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真功夫要真学到手,盲目模仿有时会走入死路。

    泉州有一个古话叫做“跟师傅跳落去”,大概是来源于这个传说,其实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在160尊佛像当中,因为各种损毁风化的原因,在清朝的时候换掉了其中的21尊,东塔换两尊,而西塔换了其中的19尊。

    这19尊的雕刻,清代佛教的雕刻艺术,明清的时候慢慢走下坡路。

    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是和民间的差距非常非常之大了。

    上面的那些人是不是立体的感觉,而就是平面稍微糊涂一点了,然后他们那些衣服的线条,就像是大人七五六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要学学画画的时候,很生硬地临摹的那种,每一个笔触都是断掉的那种感觉,和上面的那种衣袂飘飘的那种感觉完全是两回事。相当可惜!

    这些浮雕把东西塔组成一幅佛国的缩影,从中反映了佛教发展的梗概和佛教的义理规制。这种样式的塔身浮雕装饰,在我国其他古塔上也是少见的。

    而在这个被缩小的佛国里,渗透着佛家的玄机妙谛,也提供了一份关于佛教历史的、建筑的、艺术的极具研究价值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泉州古代文化的成就。

    东西两塔除却外观雄伟、结构严谨、石雕精湛外,在抗震性能方面也有卓越表现。东西塔建成后,经历多次台风、地震的考验,至今岿然屹立,堪称奇迹。其中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初八泉州湾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近10度。史载:“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地震。初九夜大震,自东北向西南。是夜连震十余次,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尤甚。开元寺东镇国塔第一层尖石坠,第二、三层扶栏因之并碎。城内外庐舍圮,覆舟甚多。”

    归结起来,两塔卓越的抗震性能,首先得益于“双筒”结构和辐辏梁的设置。

    两塔的塔室中心,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起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塔筒,从第一层直通塔顶。塔筒外壁和塔室内壁之间,每层每角架设一条大石梁,一头插入塔筒外壁的转角部位,一头插入塔室内壁的凹角部位。大石梁两端,出二跳丁拱承托,用以缩短跨度,提高抗剪力。

    这样的结构,从平面上看,极其类似于车轮。塔筒就是车轮的轴心,塔壁就是轮辋,八条大石梁就象八根辐条,连接车毂和轮辋,组成一个辐辏状的套筒式的绞结体,使外围的塔壁和室内的塔筒紧紧牵拉,相互攀抵,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从整体上起到了加固作用。

    “双筒”结构石塔,在闽南地区极富代表性,诸如石狮市的六胜塔、姑嫂塔。

    此外,两塔塔壁坚厚厚2米,采用丁顺砌筑法,大量使用仿木斗拱、“墩接柱”等构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稳固塔身,吸收、缓冲地震能量,减轻、消除地震破坏的作用。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对其是否开过白莲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过,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来天津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莺蜕腥衔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五代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后舍钱百万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它们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大凡名刹,必有名僧。历代开元寺僧人,或以佛学著作称胜,或以诗词文章闻名,或弘道扬名,或入世献身,代有高僧:唐代开山祖匡护大师,五代唯识大师,律宗释弘则,净土宗释楚勤,南禅释文展,桥成造化的释义波,禅宗第一住持释妙恩,温陵禅师释戒环,蔼益大师释智旭,“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  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待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大殿后面这两根造型别致的石柱上,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它吸引中外学者的极大注意。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印度教寺移来的。

    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它高2.7米,这两段则琢成16角形,上中下部琢成方型,四个面中浮雕着一个圆盘,每个方型的上下部都雕着含苞待放的莲花蕊。

    圆盘里大部分雕着印度古代民间神话故事。这些石柱的出现不但留下了中国印度友好交流的见证,也丰富了紫云大殿的建筑风格,更是中国佛寺绝无仅有的构件。

    泉州西街开元寺从大雄宝殿到甘露戒坛到后面的藏经阁,一整座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悬空的,从物理的角度上来说方便透气除湿,我们南方最糟糕的天气就是梅雨天,或者叫做回南天。

    回南天,连墙壁都会流汗。地上都会积水,而来拜佛的,很多都是老人家,手脚不伶俐,如果滑倒了怎么办?并且里面如果太潮湿的话,对泥塑木雕都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所以这样的设计,让这里的风可以延续到另一面,曾经有人试着把一瓶水倒在一块砖上,一分钟又37秒,就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但从佛家的角度来说,我们人拜佛是大门进,后门出。

    但是众生平等,蛇虫鼠蚁也要拜佛。

    门槛就对他们来说太高了,我们能走我们的门,而这是留给他们的门,门道就是这么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泉州开元寺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ij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