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大历史》中的“大历史观”

《万历十五年》与《中国大历史》中的“大历史观”

作者: 知更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00:39 被阅读0次

    《万历十五年》是由对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一种近似于小说的特写构成,使每个人物都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在丰富每个人物时作者多运用自己对人物合理的现象,注重还原当时的画面感,这一点也是此书大受欢迎的原因。但是在每个人物故事中不乏对朝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制度的解读与分析,也让人能够对明朝的盛衰原因有更多的思考。

    《中国大历史》与《万历十五年》同为体现大历史观的著作,但是前者比后者少了一份故事性,多了一份探究的严谨性。《中国大历史》好比是一幅中国发展历程的群像,但作者在介绍时突破了我们传统历史学习到的一些史实史料,而是另辟蹊径,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比如古代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地理环境等,这些都是历史教科书所忽视的。有人评价说,黄仁宇先生的这两部著作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同时蕴含着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我对此深感认同。

    在《万历十五年》与《中国大历史》中都有大量的东西对比的分析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的宏观视野。同样,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也有许多突出的中西横向比较的方法。因此这种宏观的横向比较的角度可以说是文化大家们研究学术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学术研究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我在阅读过后也逐渐养成了一种思考中国社会问题的宏观视野,而非简单的对于历史的了解和记忆,可以谓获益良多。

    这两本书都是黄仁宇先生较为人熟知的著作,都体现了黄仁宇先生研究历史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即“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也初步接触和运用到了史观的方法,比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等。史观即一种研究历史的范式和模型,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而黄仁宇提出的“大历史观”即是一种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观察历史的脉动去研究历史的内在逻辑,从而对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规律和全面有效的经验,它注重综合而非分析,具有历史的宏观视野。黄仁宇先生认为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在《万历十五年》中已初步采取这种作法:叙事不妨细致,但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作者选取了1587这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年份,通过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官僚海瑞、大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的人生悲剧,从各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中见微知著,剖析了明朝的财政、经济、文教等各方面的政策得失,揭示了明朝必然没落的根源所在。可以说作者是通过这些人、这个年份在还原一个明朝甚至是整个封建鼎盛时期的中国。作者说,今日我们倘再去看鸦片战争时期的1840年,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把中国传统社会看作一块“潜水艇夹肉面包”:下面是是遍布全国的均匀的农村组织,大而无当;上端是同样结构均匀但效率低下的官僚组织;中层相当简单,就以男女长幼尊卑这一套儒家的道德体系来代替法律。这种结构因其有根源,所以也可以由明朝向后倒退到其他各朝。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把复杂悠长的历史简化为可以总结归纳的一般历史规律,显然能够更大地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

    《中国大历史》则是一部涵括中国各朝代发展历程的著作,此书不能被看作是通史,抑或是历史的科普书籍,也不必将其看作如《资治通鉴》一类的书籍。它其实是一部体现作者“大历史观”的专著,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而非细致入微的工笔。因此读者若用我在阅读之前所想的对历史事件的介绍的想法去读则会大失所望,但是它所用的叙述方法却让人耳目一新,给人提供了一种读历史的新视野,让人不禁惊奇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历史可以这么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历十五年》与《中国大历史》中的“大历史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mp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