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可尔必思·如人饮水狐仙故事汇散文和诗
到山中去                        

到山中去                        

作者: 未_央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09:52 被阅读316次

对于从没有正式参加过山路徒步的我来说,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山路徒步真的是具有挑战性。去之前的几天,心里一直在纠结着自己能否坚持下来。终于,在一位资深人士的鼓励下,我下定了决心,去迎接2018年的第一个挑战——到大山里去徒步。

于是,在网上各种选买装备,可也只来得及收到一根登山杖(京东的速度真的值得表扬,第一天下单,第二天到货,第三天我提杖出发)。加上已有的登山鞋和冲锋衣,菜鸟徒步者的基本行头好像也差不多了。

在寒冷的清晨,我们出发了,因路途不熟,大巴车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才于上午十一点赶到绩溪的徒步出发地——梧川村。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位于梧川村的大会山黄高峰海拔1149米,是出自黄山箬岭的大会山山脉的第二高峰。山上有深30米的溶洞,人称风、火、水洞;山下有龙潭瀑布;半山腰的黄石崖像一张张开的狮子嘴,俗称狮子洞,可住数十人。

据历史记载,皖南事变后,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机关便转移到黄石崖里。在这里,当时的特委领导指挥皖南地方党组织掩护和收容“皖南事变”中失散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并护送到江北新四军驻地。这里也是成功策应和配合“渡江战役”的皖南游击区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因此有“皖南井冈山”之称。

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十人(有三位是来自合肥的驴友)向着山峰出发。三九寒冬的大山没有蓊郁的林木覆盖,在驴友们色彩鲜艳的外衣映衬下显得更加苍茫孤寒。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因为不是名胜景区,所以山上没有游客,只有我们这群徒步者。山中青石铺就的古道因年代久远而光滑倾斜,问了导游山路是哪个年代、什么人修的,他也只能回答出在祖辈时就有了。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有了祖辈们修的古道,这里的村民才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当然,如今古道的作用是徒步者历练人生、丈量心与梦的距离的。在皖南山区,这样的古徽道真的是数不胜数。古道浸润着先人的血汗,凝聚着先人对后辈的期望,最终完成它的使命。从古徽道走出的名人名家现如今也是耳熟能详。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山路上的部分路段没有青石,只是因为像我们这样走的人多了才随山形走出了脚下的山路。蜿蜒的山道上落满了已枯黄的枫树叶,松软而不知深浅,稍不小心就会滑倒。可想到这样的叶子是从枫树上落下的,便又兴奋地联想到那美丽斑斓的秋天。于是,在心里盘算着秋季的哪一天能来一趟这里才好呢。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大概是好的风光都集中到了不远的黄山去了,所以沿途没看到多惊艳的景色。好在徒步的意义并不只是看风景,还有脚下的经历和心中的感悟。

为了弥补我们的遗憾,导游带我们多绕了一段山路,去看了当地人称之为“牌坊石”的风景。可当我近距离地看到那块高大方正的巨石后,却在心里暗自给它命名为“镇山石”。没有被开发的大山就是好啊,你可以为看到的每一处无名山景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用自己的心怀去开发大山!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在那些没有去绕山看景的驴友的等待下,我们又集中到一起,继续攀登前方的崇山峻岭。路途上,不时见到被前几日冰雪压断的树枝,导游更是细心地清理倒在路中的树木残枝。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在曲折的山路上,大家一边拍照留念一边相互鼓励,尽管我的双脚越来越沉,可在大家愉悦的氛围感染下,我累并快乐着,前进的步伐无形中轻盈起来。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穿过茂密的竹林,越过高耸的杉林,峰回路转,我们也越走越高,当看到近在咫尺的最高山峰时,那种胜利在望的开心不言而喻,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成了佳景。就连因气温低没化掉的岩上冰溜也让人一阵兴奋,再看路旁的那棵松树,像不像欢迎我们的迎客松?!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峰在薄雾中缥缈虚幻,恰似仙境。天边那傲然挺立在薄雾之上、有霞光相伴的山峰应该就是黄山的天都峰了。此时此刻,黄山之巅的游人是不会想到,在距他们远远的另一座山峰上,会有人和他们一样也在一睹天都峰的雄姿,可身在黄山之中的他们却不会像我们一样,能识出此刻黄山的真面目。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前方的树枝上有红绸带在寒风中飘荡,醒目而温暖。开始我还以为是某个人祈福的,可在前行的途中,又不时会在树枝上看到,才晓得红绸带是用来引路的了。循着树上的红绸带,我们越过一条不能称之为路的路来到了终点——风火水洞。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当我看到洞口那些炊具时,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仙洞,而只是一个有着烟火气的人烟之地而已,应该是看山人临时息脚的地方吧,正好也是我们暂时的休息地。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放眼四周,山下的村庄遥远却低头可见,村旁的盘山路曲折回旋却连接着远方。这样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而不避世的地方,适合修心,适合城市人调整心态,以宁静的心入世,从而在城市生活中坚定信心,使自己更加精彩。这应该就是我们徒步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因为担心我们的体力不足,下山路线是导游选的一条稍平缓的山坡土路。可因为化冻,土路潮湿泥泞,没走几步就是满脚泥巴,这让我的双脚更加沉重了。于是,我一边迈开脚步,一边寻找路旁的石块清除鞋上的泥土,不一会就落了单。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在前不见去踪、后不见来影的空山中,不时有冻松的树枝或小石子从山崖上掉落发出声响,这让我多少有点孤单害怕。可当我回首看到山道拐弯处出现驴友的身影时,顿时勇气倍增,便不再顾虑其他的干扰,而是放心地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身边的山景,让思想自由地在山间每一个旮旯游走。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在一侧壁立的悬崖前,我看到了龙潭瀑布。虽然正值冬季枯水期,可高高的泉水仍从看不见的山顶直泻而下,真不知在那么高的地方,水是从何而来,不会真的是九天上的银河落到人间了吧?瀑布边还有冰冻的痕迹(在前几日的寒潮中,它应该是壮观的冰瀑),长长的冰溜正在慢慢融化,顺着高高的崖壁流淌,又与瀑布汇聚一起,跌落山涧。我似乎看到,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那澎湃的天水在山涧的巨石间激情撞击,一路奔腾向前,滋润着大山,流淌至山下。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看着清泉在身边潺潺,如果不是数九寒冬,真的想掬一捧以濯脸足,缓解劳乏。

山坡茂密的竹林中,有阵阵声响传过来,却是只闻其声不见人。寻声而去,一位村民正在山坡上低头挖掘,锄下发出“卡……卡”的响声,使空寂的大山更显清幽。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路旁溪流边的一大片白色山菊花的种子在枝上挺立,让我注目。想着这些种子会在开春的某天随风吹散,飘到山头去生根,落到村旁去发芽,到了秋天时,山里又将是一片明丽的色彩,这让我的心中又充满了期待……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此时此刻的我,思想与灵魂正在另一个空间里行走,眼睛却紧盯前方的路途。望着前方不时出现的弯道、看着双脚的泥泞,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踏过荆棘苦中找到安宁,踏过荒野我双脚是泥泞……寻梦而去,哪怕走崎岖险径”……

终于,我看到村庄、又见到炊烟了。顿时,心中完全松懈下来,一阵轻松愉悦溢满身心。

到山中去                                   ——记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徒步挑战之行(2018.1.13)

似乎山里有一道魔力屏障,从山中转一圈回来,虽然沉重了双腿,可来自身体内在的沉重却都被那道魔力屏障过滤得只剩下轻松愉快,思想也飞得更高更远。

张晓风曾说,她到山里去不是去“散心”,而是来“收心”。此时的我不正如她一样是来“收心”的吗?将一颗散落在城市中因琐碎而重负的心收回到简单而轻松的初心。

在山村用过晚饭后,我们赶往山下的停车场。此时,天光彻底闭合,周围宁静无声,漆黑一片的山间只有我们手持光源在行走。

抬眼望去,墨色的天空上繁星点点,清晰闪亮。山脚下的点点灯火也在温暖着黑夜。此刻,灿烂的星光与山下的灯火遥相呼应,为我们指引着方向。而对于山下的人来说,我们这群在他们头顶上方移动的光亮会不会让他们疑惑:怎么有那么多的星星在天上流动?

看着渐渐靠近的灯火,我们即将踏上回家的路程。明天,我这双踏过泥泞的双脚又将奔向何方?我想,应该是更远的大山、更高的险峰吧。

相关文章

  • 到山中去 观山 亲水 赏花

    《到山中去》既是游记,也是作者张晓风个人成长心路的自我剖析。作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从南到北,自江浙到巴蜀,去了江南...

  • 到荒芜中去

    到荒芜中去 /王成凯 这是我之前打算写成中篇小说或长篇的题目。后来发现...

  • 到山中去

    文/派southpaw 图/来源于网络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爱上了爬山,只要一...

  • 到山中去

    “我们的脚总不能永远踏在泊油路上、水泥道上和磨石子地上——我们得踏在真真实实的土壤上。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

  • 到山中去                        

    对于从没有正式参加过山路徒步的我来说,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山路徒步真的是具有挑战性。去之前的几天,心里一直在纠结着自己...

  • 到人民中去

    到人民中去 ——重庆市书法家志愿服务小分队“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城口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

  • 到梦中去

    到梦中去 听一朵花开 听一片雪融 听雨水穿林打叶 到梦中去 听最想听的一句 “晚安,我爱你”

  • 到山中去

    当心情烦闷的时候,坐着一辆开往山里的客车,找一个靠窗的位置。 闭着眼,吹着风,黏黏的空气随着车越走越远,俞加清凉,...

  • 情书

    到树林中去,就化作阳光, 被搖曳成星星的陽光。 到山澗裡去,就開成碎花, 被流淌成符号的碎花。 到雲彩中去,就變為...

  • 时世仓匆,到山中去—读《到山中去》

    读散文有种抚慰人心魂的力量。 在这个越来越焦虑,走得越来越快的时代里,慢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而读散文就有这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山中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oa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