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
一支钢笔,加上一个笔记本,每天写上几百字。
前几天整理笔记本,看到那些发黄的文字,很多场景依稀记得,仿佛就在昨天。
后来去北漂,整天需要应付生存带来的压力,写日记的习惯就暂停了。
真正的本质是不知道写日记背后的商业价值,就失去了动力。
2015年,我参加张有为老师的电商培训,才知道微博和博客有很重要的商业价值。我也仔细翻看了一些大号,隐约感觉那些文字我似乎也能写。
那一年,我坚持写了300多篇,几乎也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碎片整理了一下。
2017年,将过去的文字挑选了68篇,结集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创业思维》。
关于如何写作,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下下定决心干的问题。
二
坚持写日记以后,发现了很多同行的人。
圈子内有名的懂懂日记,每天7000-10000字,已经坚持了13年了。
不用考虑日记的内容,对任何人讲,坚持写日记13年,这就足以碾压很多人了。
有人说,日记的阅读量似乎不高,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要割韭菜,追风口,写日记根本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追风口,写日记启动晚了一些。
三
自从九源教育推出了电商的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以后,合作伙伴多了起来。
每个基地都要派遣负责人去运营,开会研究人事问题。
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很焦虑,感觉适合去基地负责的,只有几个股东了。
其他员工,要么是太年轻,要么对教育的把握不会很到位,要么分量不够。
大家提交给我的名单中,都是保守路线。
这些方案都被我否决了!
最后的决定是让一个才25岁的骨干员工去负责。
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九源教育成立的那一年,我芳龄才26岁呢!
当年我不认识教育专家,学校的校长一个也不认识,机械方面的知识一点也没有。我同时兼任九源精机的行政副总,要知道之前我一直搞营销,从来不懂得如何管理行政和人力资源。
3年下来,业绩证明,我就是最好的行政副总,我就是最好的教育公司负责人。
是我足够优秀吗?
当然不是!
很多事情,没有任何退路,我被逼出来了而已。
我开玩笑说,25岁我都已经是副总了,去管个学校的电商基地,有什么难度?
2个月时间过去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
如果担心一个人不够优秀,不够自信,怎么办?
逼一把,自然就有水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