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作者: 李蓉乐平市湾头中小学 | 来源:发表于2024-02-15 22:17 被阅读0次

事情处理到这,我觉得已经算很周到了。我想,当大家都能从事件中获得启发和成长,错误便是有意义的。然而几个小时后,我就收到了小伟妈妈如开头所言的信息。她表达了几个意思,一来孩子已经道过歉,家长认为没有再作努力的必要;二来孩子在家向她表达了不愿再道歉的态度,家长认为不必勉强;三来孩子敢于说出不想道歉,这是勇气的体现,再请孩子道歉会抹杀了孩子说“不”的勇气;四来同学之间关系本来就不好,换作大人可能都没法及时把道歉说出口,何必为难小孩。

说实话,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既无法苟同小伟妈妈 “不愿道歉也是勇气”的观点,也属实觉得心累——明明孩子已经走在了向好的路上,但回到家有“硬气”的妈妈一撑腰,孩子就全然变了样。

我不由得无奈地感慨,叫醒孩子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背后叫不醒的家长。我想,这也是小伟转化之路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

几经犹豫的我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和她聊聊,毕竟孩子的成长我是看在眼里的。我向小伟妈妈解释,我理解家长认为没有非得求着对方原谅的必要,也理解同学之间本身有矛盾让道歉更难说出口,但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方有意刁难,而是我们本身做得不及时和不够。

如果我们能真诚地再往前迈一步而对方仍旧不依不饶,我们再作罢不迟,这也是促进孩子勇于担责的好时机...... 然而好说歹说,家长只留下一句:“老师不用费心说服我,我既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想抹杀孩子的勇气,希望老师也不要勉强他。再者,从来没有谁能证明怎样教育才是对的,我只是敢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观点......”

和小伟妈妈的沟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成为我的一个心结。我深知,教育从来就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家校一致才能共育花开,但在这场本该“双向奔赴的修行中,尽管我满腔热血、心怀赤诚,最后却常常只感动了自己。“教育只渡有缘人”不假,然而不说、不管着实有违我的本心。面对这样“很有一套”的家长,我该怎么做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r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