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元气孔子

元气孔子

作者: MandyMin_69d9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11:25 被阅读0次

    小时候第一次正式接触《论语》是在初中一年级的课本上,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启了我文言文学习的篇章,为了考学,不求甚解也必须背得滚瓜烂熟,通篇的对话在没有任何谈话背景铺垫下非常突兀,难以体会,只觉得满纸的道理,因而我对于《论语》的体验非常之刻板及严肃。对于这个早已固化了形象的至圣先师,除了考试大纲中罗列他的出身,有过哪些文献资料外,他其他的许多,我兴趣廖廖。

    再与孔老先生相遇已是而立之年,感谢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以及薜仁明老师的《孔子随喜》让我重新与孔老先生素面相见,这次遇到的是一个元气满满的孔子,心生欢喜。 看到孔子与学生闲聊,在学生的回答中,孔子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生命状态,而思想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也在对话中获得延展。

    谈做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与西方世界时常将大爱挂在嘴边不同,整个中国文化更加关注近前之事,不好高骛远,不谈一些宏大虚无缥缈的事情,教人从鄙事做起,仁是什么?是从你的亲人爱起,对世界的感知从对最亲近的人的了解开始。孔子在讲做人的应对,对人有没有一种了解,所有的仁,不管是有多大的胸怀,多大的抱负,最后都要聚焦到对的人一种爱。

    谈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谈到作为一个学习者,遇到一个好老师当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从老师的身上学习到多少?我们常常讲加持,老师做的事情是加,学生做的事情是持,没有持受的能力,加多少也会漏多少,如果具备了持受的能力,就能做个有心人,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将学习的重点拉回到我们作为持受这一方的体会,我们才不会把学习的事情本末倒置,一心依赖老师,而忘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忽略掉我们自己要具备怎样的一个学习状态。有很多人是视而弗见,听而弗闻,但好学的人是走到哪里都能做一个有心人,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种关键性的能力,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

    谈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聚徒授学,闲暇时常与几个高足弟子谈论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情志,这段对话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各言其志的一次谈话。以上这句话出自孔子的学生曾点,实际上在他发言前,几位我们熟悉的学生已经给出了回答。

    子路说,他可以用三年的时间治理好一个有内忧外患的国家。

    冉求说,他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将一个小国家治理得人人富足。

    公西赤说,他更愿意在国家来往的场合里担任一个小小的司仪。

    孔子对以上回答均不至可否,转而询问曾点。

    曾点当时在弹瑟,他慢慢放下瑟,表示他的志向与大家都不同,他向往在春三月,穿上春衣,去沂水里洗澡,吹吹风,然后唱着歌走回家,一如我们今天春天远足。

    孔子听完曾点的回应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并且表示他同曾点想的一样。因为孔子对弟子们回答的不同反应,使这一段对话变得特别有意思,被记录了下来。这段对话改变了我们对儒家刻板的印象,因为我们对儒家最大的印象就是要学而优则仕,实现自己的政治蓝图。 但曾点的风乎舞雩,孔子那么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吾与点也!是因为孔子认同的是曾点所表达的一种生命的自在。与这种志向相比,学成从政济世虽然重要,但好像在孔门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命状态的通透。 只有自己通透了自在了,才有可能让别人通透,自在,再而从政济世,让这个世界变得完善。如果自己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在儒家,在孔子的思路里都是本末倒置的。所以说生命的通透才可能是孔门他们最大的一种志向,最在意的事情。

    读《论语》,走近孔子,他是历史人物,但对于现今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时代仍有着极强的对应性,他于我而言既是过往也是当下,他对生命的了然,于我是一种指引。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经典,掩上书卷,我们依旧奔忙在滚滚红尘中,仿佛什么也没有想,但当困惑时,恍然有悟,而后柳暗花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气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st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