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

作者: 杨杰子江 | 来源:发表于2023-09-04 13:16 被阅读0次

    床头的书不断变换,但有一本书却长久地保留,这就是钱钟书先生写的小说《围城》。

      我是看连续剧后,才找来读的,觉得纸质书比电视剧的语言更为恢谐更有味道,深为钱老先生的文字功底所折服。据钱夫人杨降讲,钱每写完一段文字就拿给她看,她看过文稿后朝钱看两眼,然后就哈哈笑两声,钱也哈哈笑两声算是回应,两个人心领神会都知道写的是谁,只是不言而喻罢了,看来书中描写来自于共同的生活,书中的人物是个复合体罢了。

    电视剧和原著在人物形象上有点差距,书中苏文纨形象比影视中要差很多。钱说苏文纨肤色白是鱼肚子的白,这样的白就觉得缺少血色而显得不青春光洁。说她的胯部形态扁而平,感觉苏不是丰腴蜂腰的女人,而是像豆腐西施一样的身材。但看电视连续剧时,苏文纨的扮演者李媛媛长相确实很完美,不但出身豪门雍容华贵,而且知书达理仪态万方。看电视剧时很为方鸿渐与苏文纨没成为恋人而惋惜。假如没有苏文纨的小表妹唐小姐的出现,方鸿渐可能也不会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就是男人心里的劣根性。但从书中描写苏文纨的形象来看,失去也未足可惜!只是了断了方鸿渐飞黄腾达的路径,反过来也为方鸿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点赞。

      在我看来,方鸿渐是个矛盾体,他极为聪明却枉费时光,涉猎广泛却为学不专,以致于留学多年没有建树,无奈购买假博士文凭来充当门面,向供其留洋的前岳丈作个交待。他内心善良正直,对封建旧道德旧习俗深恶痛绝,但为生活所迫又不敢斗争,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勇于追求完美爱情,对于唐小姐发自内心爱,但生活不检点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对于孙柔佳的追求违心就范。他鄙视庸人和那些华而不实的文人,自己却不求上进学术浅薄而失去职位。

    在方鸿渐身上,看到的有自己更多的影子,回想少年时读书不入心,翻书不留痕,同窗挑灯苦读,自己却留连井市街头花前月下,到了沙场点兵是屡战屡败,就向范进一样,中举时落迫得不成人样。

      出道后顺风顺水,可每次在官道上选择时,我总选择了轻松的发展方向。在和同僚进行竞争中,我总是选择无为态度。在每次需要去进取时,我总是随遇而安,混出现在的结果让我自己都啼笑皆非。所以读《围城》时常常发笑,这种笑有时是自嘲,发自心底的,方鸿渐就像自己的影子。

    少年不知方鸿渐,读懂已是书中人,读一本书,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

相关文章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再读《围城》

    记得第一次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在初三毕业那一年,那时候的阅读纯粹是囫囵吞枣,只记得主人公之间的破朔迷...

  • 再读《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初读围城,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了,小时候读《围城》,囫囵吞枣得...

  • 再读《围城》

    文~林柯榕树下~原创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对于读书这个神圣的事情更是如此。上学时读过的《围城》似...

  • 再读《围城》

    这几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把钱老先生的《围城》看了个透彻。由于入戏太深,几度魂牵梦绕。总不经意地对号入座,却又不...

  • 再读围城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读的围城,反正是很多年以前了,若不是陈道明饰演得方鸿渐过于精彩,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了,再读...

  • 再读《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鸿篇大作,他不愧是一位善用语言的大师,这本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作者用幽默而辛辣...

  • 再读《围城》

    半个月之前读了一遍<围城>,觉得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小说写得如此之美,实在是把他老人家笔下的人物,写活了,写绝了! 忍...

  • 再读《围城》

    再读《围城》,不得不赞叹钱老的睿智和犀利。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性。陈道明版的方鸿渐,具备一个知识分子的善良,...

  • 再读《围城》

    我也忘了以前什么时候读的围城,那时候只觉得晦涩难懂,可能是自己阅历不够体会不到钱钟书的思想,就是抱着能提高个人气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tc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