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压力、没有节奏,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大脑思维退化、精神空虚的境地。承受高压、承受焦虑,我们很快也会陷入心力过度消耗、身体疲惫的境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0dcc2b62e1f29129.png)
01
—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新京报对谭咏麟的专访:
72岁的谭咏麟,还是那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大男孩”,他曾经说自己永远25岁,如今还是一样没有变。...谭咏麟说:“人还是要工作”。 “其实我本身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多也不高,我和普通人一样,穿T恤、球鞋,在街上跑,吃地摊,路边小摊档我经常去的,我平时的生活费也不高。”但是他觉得人还是要工作,不工作脑子就会慢下来,“反应慢了,人就容易变老。”面对面看上去,记者眼前的谭咏麟确实精神饱满,身姿挺拔,完全看不出他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
一周要踢四场球的72岁谭咏麟:人不工作才容易老|专访
这让我想起了类似的一句话: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闲着。”
我想,它们想表达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用进废退。
一个人如果没了压力,懒散惯了,就不太想去动脑了。
脑子长时间不用,人的反应势必会变得迟钝,
本应该拥有的能力也会因此而荒废。
02
—
所以,想要保持成长,就别脱离“工作节奏“,
因为,适度的压力能让大脑保持警觉,
不会因为懒散而退化,还能因此变得更加灵活。
比如,你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就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
尽可能地长时间写、长时间练,
往往突破的时机就是你感觉不爽、难受的时候,
如果你退一步,你就失去了成长的契机。
而一旦你坚持住了,再继续写也就变得容易了。
还比如,你想要提升工作技能,就要让自己多去参与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因为,在压力环境下,
你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但一定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这会让自己不舒服,甚至会让同事看不起,
但这都不要紧,
知道自己该怎么改进才是关键。
03
—
没有压力、没有节奏,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大脑思维退化、精神空虚的境地。
承受高压、承受焦虑,我们很快也会陷入心力过度消耗、身体疲惫的境地。
比如,你立下一个誓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强制自己每天读一小时书,不读完就不睡觉。
强迫自己每天写三千字,写不完就不收手。
逼着自己每天运动两小时,不出一身汗就不罢休。
突然一下子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一定会对你原有的生活节奏造成干扰,
过不了多久,你的身体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这时,你的大脑也会产生"抗拒"反应,
你要么给自己打鸡血,坚持、坚持、再坚持,
要么你时时刻刻都用意志力与之对抗。
至此,你生活在了一个极度焦虑的环境里,
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所以,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
适度的压力才是!
持续的成长就应该游走在压力区的边缘,
让自己有点压力,但又刚好能承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