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
今年元宵节的时候,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中央下文了,要拆掉小区的围墙。后来我看了新闻,有关负责人是这样表示的: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一直是小街区,路网密,不会像我们一些城市经常出现交通毛细血管堵塞的情况。这显然是“师夷长技”,为了与国际接轨。
实话实说,我是主张向国外学习的,假如谈到与国际接轨的话题,我是一定举双手支持的。因为欧美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别人能领先,自然有值得借鉴之处。但久而久之,现实中遇到与国际接轨时,我又常常有心里不是滋味的感觉。想了半天,应该是执行方面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国情不同,人的想法和处事方式也千差万别。与国际接轨,从其他国家引进一些新东西,便会与本国的文化、国情、待人处事之道造成冲突。虽说新的东西好,可是需要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要抛弃原来的风俗,实在是很难受的。所以操作起来,大抵有不少人是抵触的。不过官方的权威还在,一旦认准了要与国际接轨,无论再难也要实行。至于怎样化解与国际接轨带来的矛盾,却不见得有人去管,结果变成了邯郸学步,反而乱了套,最后搞得批评家指摘与国际接轨的种种不是。正如担心安全问题的网友质疑:“拆围后,你有枪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吗?”
就我的亲身经历和个人阅历,我觉得与国际接轨之所以会令人难受,不仅适应过程难受,而且结局也十分难受,主要是在与国际接轨上,中国的政府和百姓,步调并不一致。举例来说,中国看到欧美人退休晚,按照与国际接轨,便推迟我们的退休年龄,却没有推出与法国类似的劳动法:下班后有权关机断网,拒绝加班。再比如说,中国看到西方的素质教育,按照与国际接轨,便要学生十八般武艺都要学,却没有像西方一样,为孩子营造轻松的成长环境。还有,实习医生的规培是与国际接轨,可是谈到医生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时,好像又忘记要与国际接轨这回事了。让老百姓这样做,那样做,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什么不能全民选举,一人一票?话说群众的民主也是与国际接轨。
从长远来看,与国际接轨固然利国利民,也需要想到实际中的可行性,关心当事人的感受。倘使基层与国际接轨了,那么机关也要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平衡,也能使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定,不至于盲目,不至于脱节。最少,要做到责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福利也和国际接轨。我想,为民谋福祉,其实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本意吧。
2016年2月27日 23:47: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