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肝完《长安十二时辰》了。看到最后,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没有错。
张小敬错了吗?没有,他只是想保护更多的普通长安百姓;
萧规错了吗?没有,他只是希望能杀了圣人,为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
徐宾错了吗?没有,他极其有才,其执政理念与现在的大数据思想不谋而合,他唯一的缺点是不善钻营,因此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能得到舒展,他希望通过此阴谋能让圣人广开言路;
李必错了吗?没有,他只是希望太子上台,推行新的税法,让百姓过更好的日子;
林相错了吗?没有,他信奉法家,觉得严邢竣法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可能他唯一的错,就错在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罢了;
圣人错了吗?没有,我甚至觉得他真的是圣人,因为他自己对天下的责任感,已超越了封建礼法制度,他甚至都希望能把自己的皇位不让给李姓人,而是更有能力给天下百姓带来福祉的众僚属;
…
按此推断,进入每一个角色的世界观、价值观,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没有错,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对的,甚至易位而处,可能都做不到角色那么极致;
那,到底是哪里错了?毕竟最后呈现的结果肯定是不好的,每个人都未能得尝所愿,又特别是作为最高领导的圣人,他所希望看到的太平盛世并没有实现,反而是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当然这正好也是伟大作者的伟大之处:局部看,尽善尽美,但从大处看,满目狼藉。
其实,作者的布景已然能说明问题,从风燧堡战役这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战争,到上元节灯会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大规模的庆典,其实一直在说明一个问题:大家都喜欢粉饰太平,希望通过一些虚荣指标去证明国力的强盛,希望以此来震慑番属国,以求得边境安宁,而吊诡的是,如果国力真正强盛,又何惧边境不宁呢?因此,最终还是寻求一些心理安慰而已。
当然,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如隋朝末年,又如南唐。而,这乱世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根源:驼鸟心态 — 把头埋在沙子里,敌人就看不到,问题就不会发现;粉饰后的太平,也是太平;然后,媒体开始失声,圣人永远沉迷于自己的光辉形象中,沉迷在盛世的梦中,不愿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