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龙洞遗址

黄龙洞遗址

作者: 青霜令使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8:31 被阅读0次

        黄龙洞位于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李师关村六组,它规模巨大,深幽莫测。宋人乐史曾在其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山南西道•商州•上津县》中载:“千人穴在县东七十里,穴口高阔三丈,深二百步,可容千人,中有石暗凝若乳,味甘治疾,常有石燕、鸟群,飞出入其中。”这是目前已知古籍中最早关于黄龙洞的记载。

        黄龙洞为一个大型管状溶洞,洞穴平面主轴近东北—西南向。洞口原始宽度约 27.8 m,高约11 m。洞穴水平深度约400余米(未到尽头),宽度11—117 m。洞口朝向东北,洞口前有发源于秦岭的大水河(汉江支流),洞口前是顺大水河发育的狭长平川,洞穴后是绵延的黄龙山(主峰1277 米)。黄龙洞内原生堆积物深厚,堆积物顶部普遍发育钙板层。堆积物在洞口处位置较低,向洞里逐渐抬升,与洞穴顶部间距渐小。堆积物结构简单,自然分层较清楚,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层,分别为:顶钙板层、棕红色粉砂质黏土—砂砾层、红色粉砂质黏土层、碳酸盐岩风化碎屑堆积物层和红色黏土层。在堆积层中古人类化石、古人类文化遗物和绝大部分动物化石都发现于红色粉砂质黏土层(第3层)。其中,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发现于该层底部,与该层内发育的石笋基本为同一水平高度,无搬运和分选迹象,系洞内原生堆积物。

       黄龙洞内原有一条地下河,宽丈余,清道光年末曾有大鱼随洪水泛出,现已干涸。洞内除有光怪陆离、形态各异的石笋,且有不断有“龙骨”出现,因而罩上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附近很少有人至此,所以该遗址得以保存完好。

        2004—2006年,为配合十(堰)—漫(川关)高速公路建设,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西县文化局等多家单位先后对黄龙洞进行了三次发掘,在这里共发现7枚人类牙齿化石,30余件石制品、骨器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考古研究表明,黄龙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曾是古人类生活的“福地洞天”。

        在对黄龙洞的三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共发现7枚人类牙齿化石。这7枚人类牙齿化石分别为:上颌右侧中门齿、上颌左侧侧门齿、上颌左侧犬齿、上颌左侧第三臼齿、下颌右侧侧门齿、下颌右侧第二臼齿、下颌左侧第三臼齿。

        这些牙齿呈白色或黄褐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除左上颌第三臼齿齿冠咬合面磨耗较轻,可能代表着年轻个体外,其余牙齿磨耗均较严重,属于壮年以上的个体。

        观察发现,黄龙洞人前部牙齿大多表面有釉质破损和崩裂、齿冠唇面破损、齿间邻接面沟三种类型的使用痕迹。根据这些牙齿的使用痕迹的分布和表现特点可推测,当时生活在黄龙洞的古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坚韧的食物或非食物物品等活动,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的人们经常从事剔牙活动。结合黄龙洞其它人类活动的证据,可以确定当时的人类时常从事一些狩猎活动,他们的食物构成中包括有较多的肉类和粗纤维植物。

        观察研究表明,这些牙齿中多数形态特征与现代中国人相似,但某些方面仍然呈现出一些不同于现代人的表现特点。与迄今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牙齿测量数据对比,黄龙洞人牙齿尺寸比以周口店为代表的直立人牙齿要小,处在晚期智人牙齿尺寸变异范围之内。结合洞穴时代、动物群及年代测试结果综合分析,这些人类牙齿化石显示出晚期智人的特征,黄龙洞人属晚期智人,专家称之为“郧西人”。

        黄龙洞出土的动物化石有1700余件,经初步鉴定为11目50种。其中灵长目有硕猕猴、猕猴、灰叶猴;十足目有重石束腹蟹;无尾目有蛙;食虫目有微尾、刺猬;翼手目有普氏蹄蝠、大马蹄蝠、马铁菊头蝠、皮氏菊头蝠、大耳菊头蝠、印度假吸吸血蝠、鼠耳蝠、白腹管鼻蝠;兔形目有鼠兔;啮齿目有苛南绒鼠、变异仓鼠、灰鼯鼠、红白鼯鼠、赤腹松鼠、侧纹岩松鼠、毛耳鼯鼠、华南豪猪、中华竹鼠;食肉目有云豹、最后鬣狗、豺、狼、猪獾、果子狸、大熊猫巴氏亚种、黑熊、柯氏西藏熊、华南虎、野猫;长鼻目有东方剑齿象;奇蹄目有中国犀、基氏贝尔格犀、华南巨貘;偶蹄目动物化石有野猪、香麝、赤麂、獐、水鹿、梅花鹿、青羊、羚羊、苏门羚等。相比较郧西白龙洞遗址,该地点动物群增添了许多小哺乳动物成分。

        该动物群包含一定数量的更新世绝灭种动物, 如硕猕猴、变异仓鼠、最后鬣狗、大熊猫巴氏亚种、柯氏西藏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貘等, 同时也有较多现生种, 如云豹、豺、狼、猪獾、果子狸、野猪、水鹿、梅花鹿等。动物群组合具备更新世中、晚期的时代特点, 总体面貌表现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

        黄龙洞动物群生态反映该遗址是以热带、亚热带森林环境景观为主。如动物群中发现有重石束腹蟹,该动物为典型的森林性喜热动物,现仅生于南岭东南部山区, 是中国南亚热带、热带交界区特有动物。此外还有以树栖为主,生活在低地密林、热带雨林的云豹及在长绿阔叶林带生活的毛耳鼯鼠、及数量较多的菊头蝠等。其中,菊头蝠是典型的森林性动物,并且只在大片森林环境下适宜生存,因此被动物学家称为森林环境的标志。

         动物群中也有具山地特征的动物和以秦岭为分布中心的区域性动物, 前者如苏门羚、青羊等,后者如苛南绒鼠等。黄龙洞动物群反映出该遗址处于秦岭南麓的自然区位特点,并且还表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山区在黄龙洞古遗址时期已经具有规模。

        黄龙洞发现古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副产品、骨器等共30多件。这些人工石制品多为古人类制作石质工具所产生的断块和石片,经加工成型的石器有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和石锥等。

        其中刮削器数量最多,原料选用脉石英和燧石,系将石片薄锐的边缘用石锤打制出锋利的刃口,以供刮削、切割之用。手镐原料为质地较粗的粉砂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原坯为卵石块,系将一端打制出突起而厚钝的尖刃,以利挖掘,其中2件制作精良、规范,在尖部从卵石原有的弧面上向一面加工成可供使用的尖刃, 相对一端则敲打变钝,适宜抓握,持握手中舒适而适用。

        石锥有1件,用脉石英石片制成,加工出的两条薄锐的刃缘交汇成龟首状的短而钝的尖刃。1件砍砸器则用碧玉裂片制成,在多个边缘有加工和使用的痕迹,修整随意、粗糙。此外,1件原型为卵石的石锤上出现一个集中分布细碎疤痕的凹陷区域,显系砸击生产石片和敲砸坚果所致。另外还有几件石片和断块上有不规律的疤痕, 应是未经加工而偶尔被作为工具使用的结果。

        从该遗址出土的有限的人工石制品材料来看,古人在此采用了两种技术剥离石片、生产石器,即锤击法和砸击法,前者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被广泛采用,而后者多出现在北方的遗址中。这些石器加工多简单、粗糙,采用砾石作原料者占较大的比例,一些石制品粗大,显示南方砾石石制品的鲜明特点,但加工成型的石器多为个体较小、以石片作毛坯的刮削器,加之砸击技术的采用,使该遗址的文化面貌又兼有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风格,显示出一种南北交融、过渡的属性。

        黄龙洞中石锤、石片、断块的存在表明古人类在遗址中从事过制作石器的活动。大多数伴生动物骨胳化石破碎,表面有人工敲击切割的痕迹,这说明古人曾在洞中使用过石器,消费过动物食物资源,这里曾是一处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场所,即所谓“洞穴之家”。

        黄龙洞地层清楚,堆积保存完好,人类化石及其他材料出土层位与位置明确, 处于原生状态,保留了遗址的最原始信息。根据生物地层分析和同位素年代显示古人类在该洞穴生活的时间在距今10万年左右,这是一处珍贵的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黄龙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的发展,尤其是古人类的起源、演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长久以来,我国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遗址大多在距今5万年以内, 接近1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非常稀少, 且年代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而,在中国境内是否存在距今10万年或更早的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一直是制约现代中国人起源于当地古老人类这一学说的“瓶颈”。黄龙洞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解剖其结构,黄龙洞人表现出介于中国直立人(较早古人类)和中国现代人之间的特征。黄龙洞人是中国人类进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他的出现,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现代人是由中国古猿人直接演化而来的理论。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黄龙洞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掘表明,黄龙洞中至今还有大量尚未发掘的堆积。黄龙洞深深深几许?黄龙洞还蕴藏着多少未解之谜?这些问题至今仍牵动着无数科考爱好者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龙洞遗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c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