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中的袁盎传,袁盎的秉公无私,耿直忠贞,及侠义胸怀,让人折服。
虽然袁盎与晁错相互倾轧,馋杀晁错,但这也是平息“七国之乱”的一步棋子,让舆论民心的天平倾斜到了孝文帝这一方。因此,这也算是袁盎为国的献策了,只不过让晁错做了牺牲品而已。
因只仓促读了一遍,且不是一口气读完,是上午和晚上各看一会,才看完的,所以只是浮光掠影地有一个印象罢了。晚十点多,躺在床上,掩卷回想。在袁盎给文帝的谏言中,屡屡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其间,袁盎都是站位高远,立足社稷朝野,为国之计久远,丝毫不惨杂个人感情意愿,不顾及个人的安危。这一点让人佩服。
袁盎对上忧国忧民,对下与闾里浮沉(和市井之人混在一起),甚至与赌徒剧孟有交往,对侠士季心大加赞赏。这不仅扩大了其本人的声誉和影响,表露出他非凡的接纳和适应的胸襟和能力,也因此先后两次解救了其性命。一次是吴王以五百人围守袁盎军,旦日斩之;一次是梁王派来的第一个刺客被他的盛誉所感动。所以说,为人者为己,好人终有好报呢!
惋惜的是,梁王刺客十馀曹(十来批刺客)袁盎最终难逃一劫,命丧安陵郭门外。
袁盎有言,缓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扣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
袁盎品性之高格,为国之忠诚,仗义执言之性格,以及体恤民情,胸怀之宽阔,等等,跨越千年,在历史发展的今天,这些仍然值得我辈赞赏和学习。
这时,突然又想起一句话来,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就以这句话作为对袁盎认识学习的终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