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4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4

作者: 大糖二糖 | 来源:发表于2020-10-05 15:47 被阅读0次

D4

到留壩,張良廟要去,禹王廟要去,還有最美山村,千年銀杏,走走風景最好的山路。

路程不遠,開車從縣城出發四十多分鐘就到一處村落。田間玉米收了,種著蔬菜;山間落葉一片,被雨水打濕在腳下;小河中,白鵝曲項向天歌。路邊有農舍,炊煙袅袅,還有孩童在讀書,老人在勞作。

樹葉厚厚一層,老奶奶在尋找著什麼 白毛浮綠水 最喜在陌生的街閑逛 村邊未曾開發的小山坡 大糖發朋友圈說自己還活著 河水湍急 小橋有點破了 村子裏面,別樣的光景 蜂箱 呵呵,我們一起去爬山
青石落葉枯

繼續前進,張良廟就在不遠處。

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二山在此形成一个圈状,庙前一水和庙后一河又成环抱之态,庙四周幽静肃穆,方圆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苍翠,大有護法偉道之像。这里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體,是陕南着名的游览胜地。可是,怎麼瞧都有些落魄之感。除了不甚高巍的殿堂泥塑神像還明柱素潔,院落迴廊就斑駁的有些讓人覺察出歲月的漠然了。

和諧一下

沒有太多的遊客,兩娃穿梭與前院後院迴廊之間。老大背老二好好娛樂了一把。

當一下大熊貓 竹林 拐拐竹

後山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拐拐竹在期間佇立,張良廟的竹是弯的,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当年張良闢穀时候,攀食其花,压竹而弯;有人说是老子所骑的是那頭青牛牠送经书时,在此遭遇大風,經書散乱,化竹而弯。也有相对“正统”的解释,认为是水土所致。不过時至今日,依然尚未定論。可傳說這拐拐竹移植到他處确不可彎曲,真是好神奇!

上得高樓 廊柱漆皮剝落太滄桑 有香火可求平安

灰破的地板,斑駁的柱子,與張良的威名有點不相稱。

鬥雞眼 用腳丈量一下走了多遠 投壺 呵呵 屋頂的草也茂密

張良廟有9个院落,150多個屋舍殿堂,讓大糖同學最印象深刻的是三清三官殿,天尊老君手結不同法印,其一尊……

唉~~~

真是無語的看點。

出廟,一路盤山而行。錯過了玉皇廟,卻在路邊山谷發現一處休憩的好地方 ,稍栖,在此迎上了這幾日難得的午後的陽光。

在水邊打打水標 完美下午茶時間 無人機拍的怎麽樣 有一家人在吃小火鍋 煮點茶水

再行進,山路愈發曲折,可惜還是來的早了十日,只有滿滿的綠,期待的滿眼的赤黃只在田間路邊

只有田間有點黃 山邊有些許的樹丫黃了 山間的翠綠有多安靜 有歲月的鐵壺蒸騰著 村舍

再向上翻山而行,這段公路纯粹是在山谷里翻飛腾躍,沿途無數Z字形、U字形的山道弯弯,著實考驗技術。

最誇張的路段沒拍上,得好好坐著

汽車在山間公路蜿蜒,而寬闊的盘山公路总是讓人心情轻輕松又驚喜,沿着這條弯曲陡峭的山路,走進雄伟高大的秦嶺深处…

在路邊,承載四千年歷史的銀杏古樹傲然佇立,無懼歲月無懼風霜。

葉片也厚實 枝葉繁茂, 這個樹洞據說能容30人

抓二小子拍照一臉不情願,結果虛晃中八十年代老幹部一枚就赫然出現了。

相关文章

  •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4

    D4 到留壩,張良廟要去,禹王廟要去,還有最美山村,千年銀杏,走走風景最好的山路。 路程不遠,開車從縣城出發四十多...

  •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3

    留壩,留侯張良辟谷之地。漢中的一個縣城,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秦嶺南麓的山清水秀之地。縣城人口不多,旅遊開發也不是很...

  •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5

    D5最後一日,和西安朋友匯合南山溫泉,算是這次緊緊張張的旅途中最放鬆的項目了,可從留壩出發抵達目的地也要四五個小時...

  •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 -1

    D1天 出行多次居然把秦嶺這麽一道濃重的線圖給忽略掉了,這次計劃假期出行閃妹隨嘴一提秦嶺,腦海閃現的就是一...

  • 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2

    到漢中,不可不吃的就是米皮,肉夾饃。早,和大糖起的晚了,二小子和閃萌兩人已經先去找了一家最正宗的米皮店,華麗麗的造...

  • 愛,未央

    我行走在人世間 夜夜思量,你的模樣 愛,未央 我流浪在紅塵中 日日追尋,舊日足跡 愛,未央 我于茫茫宇宙間 尋找前...

  • 無有堂~古法柿子醋 - 草稿

    來源於秦嶺一帶,從秦朝起中原文化的核心就在那裡發展起來的。釀造技術最早就是來源于中原一帶。 秦嶺山脈有大量的野生柿...

  • 《小說藥丸•缺乏撩人技巧》

    《尋歡作樂者的歷史》(History of a Pleasure Seeker)理查德•梅森(Richard Ma...

  • 尋根溯源——讀通札記(1150)

    讀中華點校本《卷106》,感:1、尋根溯源。通覽曆史,俯瞰古今,歷史驚人似,只是人不同。竊以為是,尋根溯源,溯源至...

  • 古秦今美——讀通札記(991)

    讀中華點校本《卷九十二》,感:1、古秦今美。通覽歷史,俯瞰古今,歷史驚人似,只是國不同。竊以為是,歷史,是過去的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帶娃追尋歷史的足跡—秦嶺—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ea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