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念佛三昧的含义

念佛三昧的含义

作者: 沃唐卡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09:46 被阅读0次

慧远从小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和《老子》。

慧远思想的产生,其一与道安法师有关,当时已经是高僧的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宝刹,慧远就去归投了他。

这之后他听到道安法师讲述《般若经》时,豁然开悟,从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师学习。

求学期间,慧远对佛法的探索从早到晚不间断,道安曾欣慰地感叹道:“使道法流传东土的人就在慧远了”!

其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从汉末到晋末,政治失轨,社会动荡,汉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汉王朝的统治,继之以军阀割据,八王之乱,斗争极为残酷。

这种苦难的境遇激发着人们的出离心,慧远见此应劫而生,他融汇老庄与禅教思想,一呼百应,揭开中国净土宗的序幕。

慧远大师着重禅智的理念,他把这种理念运用在了行持中,从而形成禅观念佛的特色。

慧远曾写过他对“念佛三昧”的诠释,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的另外一个表达,不过两者有着细微的区别,一心不乱是从功夫上去说的,一般分为事相上的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但它并没有破无明。

而三昧是正定正受的意思,慧远指出它的内涵境界即是专思寂想的意思。

也就是说让我们的思和想都处在寂静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思和想,即第六识和第七识都太活跃了,它就像孙悟空一样的飞来飞去的,因此要把它摄住。

在此基础上他进而阐述:“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即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最殊胜的,这段文句所展示的念佛三昧,倾重于自性佛,着重自力修证,然后以禅观证悟,如此,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

可见,慧远大师以净宗经典为依据,使他的念佛思想获得了正确的基石,内蕴净宗实质内涵,从而使他的念佛三昧达到了纯正而如法的境地。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924376的绿度母唐卡:

相关文章

  • 念佛三昧的含义

    慧远从小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和《老子》。 慧远思想的产生,其一与道安法师有关,当时...

  •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三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我们大家看,大势至菩萨修《念佛圆通章》,他是修这个...

  • 印光大师辨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

  • 禅定,行意两全则禅定!

    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

  • 禅定六法

    禅定六法,佛教术语。禅定即「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

  • 念佛自清净;念佛不生灭;念佛自具足;念佛无动摇;念佛生万法。

    念佛自清净;——《华严经》:“若于如来生忆念者,则得念佛三昧清净。” 念佛不生灭;——《无量寿经》:“究竟菩萨诸波...

  • 第35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二)

    正文老师主讲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继续来跟各位分享念佛三昧的一行三昧,也就是持名念佛法门的...

  • 念佛三昧

    今天听闻一个故事。有一位信佛的女士,非常虔诚,每天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家里专门布置了神龛,坚定的恪守佛教戒律。不仅自...

  • 般舟念佛是怎么回事

    问:莲友行般舟念佛,是不是一样可以往生?是不是修成了般舟三昧也还要信愿才能靠佛力往生?是不是行般舟三昧再加信愿念佛...

  • 如何真实忏悔,获真实功德 / 慧净上人

    问:如果为了治病,念「忏悔三昧」,然后再念佛,这样算不算夹杂呢? 我所念的「忏悔三昧」内容为: 无论是过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佛三昧的含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f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