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从小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和《老子》。
慧远思想的产生,其一与道安法师有关,当时已经是高僧的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宝刹,慧远就去归投了他。
这之后他听到道安法师讲述《般若经》时,豁然开悟,从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师学习。
求学期间,慧远对佛法的探索从早到晚不间断,道安曾欣慰地感叹道:“使道法流传东土的人就在慧远了”!
其二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从汉末到晋末,政治失轨,社会动荡,汉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汉王朝的统治,继之以军阀割据,八王之乱,斗争极为残酷。
这种苦难的境遇激发着人们的出离心,慧远见此应劫而生,他融汇老庄与禅教思想,一呼百应,揭开中国净土宗的序幕。
慧远大师着重禅智的理念,他把这种理念运用在了行持中,从而形成禅观念佛的特色。
慧远曾写过他对“念佛三昧”的诠释,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的另外一个表达,不过两者有着细微的区别,一心不乱是从功夫上去说的,一般分为事相上的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但它并没有破无明。
而三昧是正定正受的意思,慧远指出它的内涵境界即是专思寂想的意思。
也就是说让我们的思和想都处在寂静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思和想,即第六识和第七识都太活跃了,它就像孙悟空一样的飞来飞去的,因此要把它摄住。
在此基础上他进而阐述:“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即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最殊胜的,这段文句所展示的念佛三昧,倾重于自性佛,着重自力修证,然后以禅观证悟,如此,便避免了渺茫无主,蹈虚履空的窠臼。
可见,慧远大师以净宗经典为依据,使他的念佛思想获得了正确的基石,内蕴净宗实质内涵,从而使他的念佛三昧达到了纯正而如法的境地。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924376的绿度母唐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