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点起床读书。第205篇,关于吃苦。罗振宇对于什么是吃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一般理解,吃苦就是受穷或者挨累。但是请注意,那是匮乏时代的概念。在我们今天的丰裕社会,吃苦的本质变了,变成了长时间为了一件事情聚焦的能力。
的确,绝大多数人的困惑不是没有选择,而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总在“被动吃苦”中得过且过,没有通过“主动吃苦”来远离痛苦。主动吃苦有三个层次:
一是能够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总是更为简单,“随大溜”也更节省精力。许多人想要有不一样的人生,却一直困在“大众的思维”,所以最终都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该登的山始终望而却步,该见的人一直止步不前,所以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也没有相忘于江湖的洒脱。
二是能忍受寂寞。寂寞就像一首诗,你不读的时候它尘封在书页,你脱口而出的时候,它布满全身。多少人在用更多的时间让寂寞变得更加寂寞,在空虚中反复空虚。寂寞也像一口井,有人在井中打出甘甜的泉水,还有人在井里窥见凌乱的自己。借来的安心,往往最不安心;独处的安宁,才是回归自己。
三是能始终如一。一个人最难的是持之以恒,而最容易的是反复无常。如果说真诚是一种必杀技,那么专注就是一种吸引力。眼花缭乱的背后往往是彷徨失措,左顾右盼的时候经常会漏洞百出。与其羡慕那种无所不能,不如沉下心来全神贯注。美都藏在细节里,好都躲在专注中。
与君共勉之。
欢迎点赞转发,一起终身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