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大杂烩
送给开发者:软件测试流程总结

送给开发者:软件测试流程总结

作者: 叫我熊大大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6:00 被阅读2次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今天就软件测试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大家整理一些简单的介绍,方便日后的工作和学习。

什么是软件测试?

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运行软件,验证其能正常运行,并发现其缺陷,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工作过程有哪几步?

需求、计划、方案、用例、执行、总结。

1、测试需求

测试需求分析:分析识别测试范围,解决测什么的问题,方便测试的跟踪和管理。

测试需求分析的流程: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评审。

测试需求分析的评审: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易理解性、无歧义性。

测试需求分析的时间:开发需求完成后。

参考依据:

(1)狭义依据:需求规格;

(2)广义依据:参照上面的测试需求分析来源。

在测试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测试质量?

(1)多方收集需求;

(2)多与开发人员沟通;

(3)若有以前的系统,参照以前的系统;

(4)找类似的产品熟悉;

(5)到网上查找与系统相关的业务知识、专业术语。

测试需求分析的来源:

(1)开发文档:需求规格、概设、详设、数据库结构设计文档、模块功能图等;

(2)用户需求:与用户或需求分析人员沟通,需求调研的会议纪要,与用户邮件往来;

(3)软件雏形:可运行软件,软件的框架;

(4)相关的规划及标准:各行各业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项目标准、国家法律法规;

(5)类似的产品:公司内部相同的旧版本产品,行业其他公司类似的产品;

(6)测试知识经验库:测试人员的业务背景、系统业务知识的积累、个人的测试经验积累;

(7)其他隐性的需求:产品利益相关者的建议、会议纪要、备忘录、沟通记录、邮件往来等。

测试需求分析的内容:

(1)业务流程图的分析;

(2)用户和角色的分析;

(3)数据库结构的分析;

(4)测试要点的分析。

测试需求分析的方法:

(1)测试功能点分析法;

(2)功能交互分析法;

(3)质量特性分析法;

(4)测试类型分析法。

2、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管理层文档,对测试过程、测试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测试计划编写时间:测试需求完成之后。

评审人:项目经理、QA、开发、产品、设计人员。

输出文档:总的测试计划文档。

测试计划的内容:

(1)项目背景,缩略语(专业术语);

(2)测试的参考文档、测试的交付文档;

(3)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策略、测试风险;

(4)人力资源的分配、工作量的估算;

(5)测试时间、进度安排、任务分配、培训计划等;

(6)出入口准则(准入准出标准)等。

测试风险:质量、时间进度、成本、变更、人员变动等;

QA与QC的区别:QA为质量保证、QC为质量控制。

冒烟测试:在测试之前,对软件进行可测性检查,保证基本功能,基本流程可通,提高工作效率。

回归测试:包括完全回归和部分回归(根据操作频率和风险选择)。

集成策略:

(1)非增量式集成:大爆炸式集成;

(2)增量式集成: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三明治。

测试准入条件:

(1)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评审完成;

(2)开发人员完成编码,并完成自测;

(3)冒烟测试通过;

(4)开发组提交了测试申请单;

测试准出条件:

(1)时间标准:项目时间用尽;

(2)缺陷修复:致命/严重缺陷比率为0%,一般<5%,轻微<10%;

(3)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为100%;

(4)测试用例对需求覆盖率>95%;

(5)缺陷修复率达到一定的标准;

(6)收益比:存在bug,但是修复需要花费的时间大于受益,测试停止;

(7)完成软件测试验收报告,并且报告结果达到认可。

3、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技术层面文档,主要对被测软件测试特性、方法、环境等进行规范,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测试方案的编写时间:测试计划完成之后。

参考依据:测试计划、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规格、概设、详设。

评审人员: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经理、QA。

测试内容:

(1)项目背景、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策略、测试工具;

(2)测试特性的分析;

(3)测试特性方法的分析;

以最少的用例更全面的覆盖需求,测试不能发现潜在的缺陷;

缺陷的级别:致命、严重、一般(不超过15%)、轻微(不超过20%)、建议。

缺陷处理状态迁移图:新建—打开—已修正—已关闭—拒绝—延迟—重新打开。

缺陷优先级的考虑方面:

(1)缺陷本身的严重级别;

(2)功能的重要性方面;

(3)功能发布的时间进度;

(4)功能的可见性方面;

(5)从操作频率方面;

(6)从安全性方面。

4、测试用例

参考依据:参考方案、需求分析的结果、需求规格。

评审人:测试工程师、QA、开发人员、测试经理。

输出文档:测试用例文档。

用例设计需考虑的方面有哪些(以最少的用例更全面的覆盖需求,以此发现更多的缺陷)?

(1)编写所有必填项(一个用例);

(2)编写所有项包括必填和非必填(一个用例);

(3)一个完整的流程一次性走完(一个用例);

(4)编写预期结果:包括前台、后台、数据库等方面;

(5)新增和修改的链接为同一界面(代码一致为前提):在修改中只需测试进入界面的默认情况,其余字段只需在新增上测试,修改所有字段点击保存、重置,修改后直接返回需要提示;

(6)删除:子信息有调用情况(全删、不能删除),例:品牌和商品,删除品牌时则提示,物理删除:可到数据库中回滚,数据库不存在;标志删除:到回收站用来做历史记录,后台可看,前台不可;

(7)登陆:账号长度限制,正确登陆,不正确登陆;

(8)业务流程图:场景法、基本流和备选流,串行用乘,并行用加;例:银行取款流程图;

(9)查询: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like“%x%”;多条件搜索可用正交法、再补充。

测试用例过程:

(1)输入—动作—输出;

(2)输入—测试环境—测试目的—执行条件—动作—输出;

(3)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其目的是为了检测某个程序或何时是否满足某个特定的需求。

测试用例的作用:便于软件质量的度量,方便测试任务的跟踪管理,方便缺陷的提交。

如何衡量测试用例的好坏:清晰、准确、完整、简洁、一致。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语句覆盖率、条件覆盖率、判定覆盖率、条件判定覆盖率、组合覆盖率、路径覆盖率。

关于因果图法:

(1)因果图关系:(输入与输出)恒等、非~、与^、或V;

(2)输入约束:异E最多只能一个为1、或I最少有一个为1、唯一O有且只有一个唯一;要求R两个取值一样如C1为1C2也为1;

(3)输出约束:强制M两个输出互异。

#对于搜索框的测试用例设计#

(1)单个条件;

(2)所有条件;

(3)任意几个条件组合:应用正交实验法再补充情况;

(4)不符合条件查询;

(5)条件中有相互冲突的条件,需单独测试;

(6)输入合理的查询条件后,点击返回需有提示。

5、测试执行

参考依据:测试用例(需求)。

输出:缺陷报告。

测试执行注意事项:

(1)注意用例执行的先后顺序:数据流向、优先级、时间进度安排;

(2)执行的前置条件、测试环境、备注里的特殊说明;

(3)发现问题/缺陷时,应立即保留证据,再重现缺陷;

(4)缺陷至少重现3次,并初步定位到问题;

(5)测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维护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

(1)未测试:Not test;

(2)通过:pass;

(3)失败:failed;

(4)阻塞:black;因为其它的问题导致用例无法执行;

(5)观察:investigates。

Q:什么时候需要维护测试用例?

(1)需求、编码、设计发生了变更;

(2)执行过程中发现用例描述有错误;

(3)发现的缺陷不能对应用例,需补充用例;

(4)发现重复、冗余的用例需删除;

什么是缺陷(遗漏、错误、额外实现)?

(1)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明确要求实现的未实现;

(2)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虽未明确规定,但实际需要实现的缺陷;

(3)未正确实现(错误实现);

(4)实现了需求规格中明确不需要的功能(额外实现)或实际不需要的功能;

(5)性能、易用性等方面,站在用户的角度,会认为不够完美的。

bug的内容:bug描述、重现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

缺陷的生命周期:

提交->确认->分配->修复->验证->关闭

缺陷的内容:

缺陷编号、模块、项目名、版本、缺陷标题、缺陷级别、优先级、缺陷类型、测试环境、缺陷描述(bug描述、重现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修改建议)、状态、缺陷引入原因、缺陷引入条件、发现人、发现时间、修改人、修改时间、关闭人、关闭时间、附件、对应的用例编号。

对于偶然发现,并难以重现的缺陷如何处理?

(1)先保留证据(抓包、截图、视频等);

(2)本机重现问题,无法重现则换电脑重现;

(3)若重现,则根据缺陷的实际影响情况定义缺陷的严重级别;若无法重现,则找开发人员协助重现;在开发人员的协助下仍未能重现,则需要对此问题边重现边录视频(最多两小时),若2小时内重现则从发现问题的前半小时开始分析,若2小时内未重现,则需直接提交缺陷,降低缺陷的级别,将缺陷改成延迟状态,该缺陷至少历经半年或者在用户现场历经多个版本后关闭。

6、测试报告

定义:对于测试过程、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下结论。

依据: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缺陷数据的统计结果。

评审人:整个项目人员。

测试报告评估人:测试经理、测试人员。

测试报告的内容:

项目背景、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策略、测试工具、测试人力资源、测试时间、测试用例数据统计、缺陷数据统计、遗留问题、测试风险、测试过程开发、产品质量评估、测试结论、经验教训与建议、附录。

编写测试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1)用于项目经理决策提供依据;

(2)用于下一个项目维护提供方便;

(3)对测试进行评估。

www.learun.cn

​资料:windy

相关文章

  • 送给开发者:软件测试流程总结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今天就软件测试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大家整理一些简单的介绍,方便日后的工作和学习。 ...

  • 2018-12-21

    软件测试总结 软件测试流程: 测试需求分析,分析需求文档提取...

  • 软件测试面试流程总结

    这家公司是做证券项目的,约的9点钟,路程还是有点遥远,转了一趟公交两趟地铁,精力都花在了路上,感觉有点累。以下是今...

  • 自动化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分类v模型软件开发流程 根据项目流程划分的测试: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对程序中单个程序或独立功...

  • 软件测试

    基础篇 软件测试历史 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软件测试要素 软件测试类别 软件测试流程、软...

  • python自动化测试

    python自动化测试(一) 1、软件测试 根据项目流程阶段划分软件测试: 上图是一个典型“V”模型软件开发流程:...

  •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包括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

  • 软件测试(六)--软件测试流程管理

    6 软件测试流程管理 6.1软件测试流程管理基础 1,测试流程管理的意义: a) 角色分工的统一和集中分配便于管理...

  •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基础5,软件测试流程的详解

    软件测试流程及各阶段的产出物 软件测试流程中各阶段的产出物有: 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计划:指明测试范围、方法、资源,以...

  •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XTU

    功能介绍 降压超频工具。优势在于Intel官方发布,它自家开发者可以掌握芯片信息,测试流程更完善,软件品质有保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给开发者:软件测试流程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kb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