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人兮猗”,传说是大禹的妻子所作之歌,一句诗而开启后世篇章。诗歌的产生,必然是感于心而发于声,是一种心灵的吟唱和灵魂的呼喊。此诗见于《吕氏春秋 音初篇》,对于战国晚期的人来说,禹的时代也过于遥远了,至于真实性不得而知,作为传说中的南音之始、第一首爱情诗,影响是巨大的,诗经的周南、召南也是南音这个系统的。孔子所说“哀而不伤”,可以看作一个诗歌美学标准,但并不是每首诗歌必然如是。从字面看,《候人歌》岂止不伤?甚至哀也未必,但是细细体会主人公的内心,又岂是哀伤二字所能了得?
大禹是个能干的人,父亲鲧因为治水不力而被舜所杀,子承父业,但是禹更聪明,做法更科学,所以他自信能够治理好洪水。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必定想治好洪水获得民望,一洗家族耻辱,甚至取舜而代之,报杀父之仇。禹跟涂山氏也许确实是政治联姻,他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仅仅是工作繁忙,不仅仅为了理想而忘我奋斗,大概本来跟涂山女娇的感情就不深,也许当了上门女婿心中有点不乐意。但是,作为女性,感情的重要不言而喻,一个女子十三年见不到丈夫,其思念之情是刻骨铭心的,于是她作歌——“候人兮猗”,一遍一遍地唱着,她希望在她的歌声里等到自己心爱的丈夫,但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希望越来越渺茫,心境一日日变得凄凉可想而知。从最初充满希望、有些甜蜜的等待,到最后眼看所候之人三过家门而不入,她那只有一句的歌是不是唱得越来越凄厉,越来越绝望?直到有一天,她的精魂化作望夫石,在天地之间永久地等待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9462974/c27618ee765022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