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一个恋爱秘籍,那就是在约会的时候,可以带对方去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比如说,坐坐过山车,闯闯鬼屋和密室,或者爬爬山,去到什么高的地方。在对方经历了这些刺激,开始面色发红,心跳加速的时候,就更容易对自己心动,产生「爱」的感觉。请问,这个秘籍是真的么?”
看到这里,你觉得这个秘籍是真的么?是觉得它很无厘头,还是听起来有那么点道理呢?
其实啊,这个说法还真的是有心理学依据的。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是“情绪双因素理论”,又或者是“吊桥效应”。
“情绪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在1960年左右提出的。他们认为,当某一种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对于这种情绪的感知和理解,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在情绪出现的时刻,身体出现了什么样的生理反应。因为生理反应是真实发生的,所以这第一个因素是现实层面的。而第二个因素,是我们如何去解释自己身上出现的生理反应。由于这个部分是发生在我们脑海中的,是虚拟的,所以属于认知层面。
简单来说,我们所意识到的“自己当下的情绪”,其实是对自己生理反应的解读。
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有点抽象。没关系啊,这个知识点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度。那接下来,我们讲一个案例。现在试着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深夜12点,你独自一人走进了一个昏暗的停车场,想要找到自己的车,然后开车回家。就在你找车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一个陌生的男子突然出现在了停车场的另一边,并且正快速地朝你走来。这时候,你体会到了什么情绪呢?
根据“情绪双因素理论”,在你感受到自己情绪之前,可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你感受到了自己身体上的变化,比如,手心出汗,心跳明显加快,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等等。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第一个因素——现实层面的身体反应。接着,你会不由自主地去解释这些生理反应。可能你会觉得,自己是因为害怕,所以身体才出现了心跳加速、发抖这些变化和反应。所以最终,你就得出了 “我现在非常害怕”这个结论,并因此感受到了“害怕”这个情绪。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在刚才的例子中,会用“害怕”去解释生理反应,而不是用愉快、激动,或者是其他情绪去解释呢?恭喜你,你算是问到重点了。
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也对这个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周围的环境里,去寻找能够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线索。这也是为什么,在情绪产生的时刻,你所处的环境是如此关键的原因。
让我们回到刚才的情景中。你还记得周边的环境是什么吗?时间是“半夜”,停车场是“昏暗的”,你是“独自一个人”,突然出现和靠近的是一个“陌生的男子”。这些环境因素都在不自觉之间,促使你把自己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这些反应和“害怕”联系在了一起。
假如说,时间是“下午1点”;停车场是露天的,阳光明媚;突然靠近你的是一个年轻的阳光男孩。试想一下,这时候,你还会把自己的生理反应解释为“害怕”吗?恐怕是不会的。反而,你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是因为动情了,紧张了,雀跃了。
所以说,你所身处的环境,是你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来源,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
看到这儿,也许你已经在频频点头了,觉得好像理解了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就回到最初的那则留言,看看“情绪双因素理论”是如何让“心动”产生的呢?
想象一下,当你和对方一起做比较刺激的事情的时候,比如坐着过山车从最高点冲下来,或者是走进鬼屋受到了各种惊吓,是不是心脏会“噗通噗通”地加速跳动,呼吸也会急促。
这时候,虽然导致对方这些生理反应的真正原因是鬼屋,过山车,或者是其他刺激的事情本身。可是呢,就在ta无意识地寻找线索,去解释自己生理变化、去理解自己情绪的时候,恰好,你就在ta身边,而且你还可能是一个对ta有吸引力的人。那么这个时候,对方就很容易误会,是你让ta出现了脸红心跳的变化,从而让ta觉得,自己好像对你感到“怦然心动”,你们之间,似乎产生了爱情的情愫。
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人一起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时,就更容易对对方产生心动的感觉了呢。
后来,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在一座长130米,且仅靠2根粗麻绳悬挂在70米高空的吊桥上做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在实验中他发现,那些从惊险的吊桥上走过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自己对站在对岸的异性有了心动的感觉。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吊桥实验”,也因此,“情绪双因素理论”同样被称为是“吊桥效应”。
那么在知道了这些之后,你应该如何在恋爱中、以及生活中,去运用“吊桥效应”,或者是“情绪双因素理论”呢?
一方面,你当然可以利用“吊桥效应”来推动两个人的关系。就像之前提到的,带你喜欢的人去做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事情。这样确实有可能让ta对你产生“心动”的好感。
只不过,如果你问我说,这样就是爱情了么?我却无法给你“是”这个回答。因为,对方体验到的心动,只是ta对于那一瞬间出现的生理反应的一种解释而已,并且这种解释,还是基于错误的线索——不是你本身,而是ta所处的环境。而一个人的情绪是不断地在产生的。那么在下一刻,在你们离开了刺激环境之后,ta就可能对自己的情绪有了其他的解释。这时候ta可能就发现,心动的感觉,怎么就不见了呢。
所以,你不妨把“吊桥效应”产生的心动,看成是提供了一个,让两个人拉近距离、彼此进一步接触了解的机会。在基于这种“心动”所带来的良好的、积极的感觉上,你们需要持续地去探索,那些真正代表了“喜欢”,甚至是“爱”的表现。比如,你们是如何看待对方的优缺点的,两个人是不是愿意为了对方而付出,等等。
你还可以在感情开始之后,利用“吊桥效应”去创造一个个积极的瞬间,成为长久的美好爱情的推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呢?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爱其实并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情感,而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可能会在一些瞬间里感到非常地爱对方,也可能在一些瞬间里非常地讨厌对方。网上有一阵子很流行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对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离婚、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呢。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爱的秘诀不就变成了“尽可能地多创造这些积极的瞬间”吗?所以,你完全可以运用“吊桥效应”去不断创造“心动”和“兴奋”的体验,让这些体验变成爱情中的一个个积极瞬间。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给对方制造一些小惊喜,在纪念日的时候给对方一些仪式感的感觉,又或者是定期地去陌生的地方旅游,这些都是可以的。
那么另一方面,你也需要运用“吊桥效应”去避免错误的归因,学着去分辨和解释自己情绪的真实来源。比如在你感受到心动的时候,请试着去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真的遇到了爱情,还是可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试着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去寻找真实的线索,比如说,是不是因为你刚刚结束了一场跑步,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是不是因为你看了一场篮球赛而热血沸腾,或者你正处在一个热闹的聚会当中。
当然,现实中的环境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你需要做的,就是从环境中,去寻找真正能够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线索,从而避免对自己的感觉产生误解。已经有实验证实,当你有意识地去分辨自己情绪来源的时候,那些迷惑性的线索就会大大降低对你的影响。
最后祝福大家开心幸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