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一直没有读完,总是读着读着我就要合上书,就像走夜路时一路狂奔回家要立即关上门。
我知道我害怕的是什么。
读心理、亲子类的书籍,我常有一个感受,他们都在教人完全接纳自己。因为这是全心爱别人的基础。
小时候的事情我并不记得。
我记得的都是美好的。
我家庭幸福,初恋男友变成了丈夫,两个健康的孩子,双方家庭都无比满意。
我的朋友们对我最多的评价都是“就是莫名想对你好。”
难过的都不值得被记得。我总是这么对自己说。
老公打趣我,“你像一个被封印的人,平日里好好的,我们一吵架,所有的不愉快你就能全部想起来,平时你又都不在意。”
是,平日里,我脑子里只有储存幸福的按钮,所有不高兴的全部丢在箱子里,上三道锁。
这本书,就是试图打开这把锁,丢掉里面的东西。
这是我不敢面对的。
妈妈说,小时候她和爸爸工作忙,奶奶重男轻女,只带哥哥出去玩,丢我一个人在家,只负责按时给我吃的。
我完全没有记忆,这可能是一岁左右的事。
但每每想起来,我都觉得孤独。
在人际关系中,我永远要在别人主动示好后才能表露好感。
甚至在青少年时期,我坚持认为“只要对我好的人,不管是什么人,都是好的。”
长大后,我不敢承担责任,有两次离职都是因为升职,我有能力负责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但一旦给我一个明确的职位,一个可以考核的职位,我就胆怯了,在入职前,我考量最大的因素是我的直属领导能力是否好,他是否赏识我。
我工作顺利愉快,发挥得不错时,大多我有一个很不错的领导,“你只管做好你的专业工作,只要我认可了,再出了事情,都算我的,什么都不要怕。”
是的,“你不要怕”总让我最感动。
我把自己定义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认为自己没有管理能力,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尽管我做过线上线下的多次主持,在工作中历来受到赞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的感受到震撼,仿佛为自己自相矛盾的行为找到了一些答案。更担忧的是我的孩子已经三岁和五岁,这些岁月里,我也犯了许多错误,我懊恼,这本书应该在成为妈妈前看。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把这本书完全读完,心平气和地谈论它,那也许,我才做到了真正的接纳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