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
一树梨花压海棠 ——风流的“张三影”

一树梨花压海棠 ——风流的“张三影”

作者: 冯振兴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23:03 被阅读74次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古今诗话》中记载,有朋友因为他《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称他为“张三中”,他却说:“何不称我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后来,人们就称呼他为“张三影”。在这“三影”当中,有着“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天仙子》最为有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水调》歌声响起,我把盏倾听。午后从酒醉中醒来,心中的忧愁却是依旧。送别春天,春天几时才能回来?在黄昏时照着镜子,感伤那流逝的光景,往事和以后的期许,记在心中又有何用。虽然池上暮色昏沉,沙岸却有鸳鸯并栖。月光破云而出,花影摇曳不停。重重帘幕低垂,密密地遮住了房间的灯影。风儿飘忽不定,人声刚刚平静。想必到了明日,那飘落的红花,一定会铺满小径。

    这是一首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篇。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一起,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张先的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他的为人也颇为风流,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正是他的生活写照。

    传说他年轻时,和一个小尼姑相好,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个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来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张先不胜眷恋,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一丛花令》来表达情意。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在高楼上眺望,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浓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早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这样的情景,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常常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自面对帘栊,还有斜照在它上面的冷清的月光。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春风,随风而去呢。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词的结尾两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据传在八十岁时仍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姑娘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即兴和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这本是苏轼对张先的一种调侃,此后,“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成了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

    张先活了八十八岁,娶了十八岁的小妾之后又活了八年,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小妾在八年中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树梨花压海棠 ——风流的“张三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n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