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物】细品乾隆龙袍十二章纹

【观物】细品乾隆龙袍十二章纹

作者: 可爸亮 | 来源:发表于2024-08-09 12:11 被阅读0次

    而我们又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怎样生活,

    有时我们也想不清楚,有时我们也感到疲惫,

    于是我们就想走进博物馆,去“他们”那里看看,

    去看看展柜里几千年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审美是什么样的,

    再转身看看,商业社会批量炮制的流行爆款,是否值得我一次次排队买单

    ——破产兄弟

    清乾隆时期·宝蓝色直径纱绣彩云蝠龙纹袍料(故宫博物院藏)

    嘉德文化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做了好几期专门的展览,武器、玉器和这次的宫廷服饰,不过因为每次门票都不便宜,所以一直没有去看,这次因为朋友送了一张票,于是咬牙斥巨资(75元)买了一张优待票,带可姐去看了。

    《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以清朝宫廷服/饰为主题,算是一个不常见的主题,加上又是临时起意,所以没有什么知识储备,干脆主打一个所见即所得。

    在这件“宝蓝色直径纱绣彩云蝠龙纹袍料”上,我看到了这个小细节:两个小可爱,破觉有趣,于是多拍了下来。

    龙袍布料上的小可爱

    回来之后查了一下,竟然大有来头,方感自己才疏学浅。原来,这是赫赫有名的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又称十二章、十二纹章,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即在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有时候分花和鸟两个章)、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只老虎一只猴子)、藻、火、粉米(晋朝以前是粉和米两个章)、黼、黻等,通称“十二章”,实际上“十六章”。绘绣有龙纹的九章礼服称为“衮服”。

    十二章纹的起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后世沿用,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礼》,规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画于旗帜,衣服上只保留九章纹,以龙为首章而称为“龙衮”。后来秦始皇帝登基,废除章纹制度,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称为“袀玄”。直到东汉才再度恢复十二章纹。十二章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按品位递减。例如明代服制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中国古人甚是讲究寓意美好,所以在帝王将相华服之上的十二章纹,自然少不了表征意义,按照贾疏注疏《周礼·春官·司服》的解释,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即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人所仰”,即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能变化”,即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有文采之意;宗彝,取其忠孝,即取供奉、孝养之意,因而常为虎与猿,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即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其“养人”,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黼,取其“割断”,即取割断、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即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

    我上面发现的两支小可爱,正是象征忠孝的宗彝。

    以下为当时拍的一些局部照片,可叹我们古人的匠心。


    龙袍下摆正中位置的海水江崖纹,两侧各有海藻一枝,即十二章纹中寓意洁净的“藻”,而海藻之上各有一个口叼粉色花朵的粉色蝙蝠,我觉得蝙蝠应该是十二章纹中寓意文采的“华虫”(多做五彩雉鸡的形象),口叼的花朵为十二章纹中寓意有所养的“粉米”(一般为稻穗形象)

    龙袍布料局部

    刚才已经说过的两个小可爱,为十二章纹之中寓意供奉、孝养的“宗彝”,左为猛虎,右为智猿。

    龙袍布料局部

    另外就是左右肩膀上的这两处,为十二章纹中寓意照临的“日月”,内含金乌者为日,内含玉兔者为月。在胸前龙纹正上方有星辰,我未拍。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肩膀上的龙纹最为立体和有神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龙袍布料局部

    标注十二章纹位置的图

    十二章纹 龙袍布料局部官方介绍牌 展览立板 展览序幕厅 展览结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物】细品乾隆龙袍十二章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nh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