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爸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他们的意识里,既然挣不到大钱,那就省着点儿花,毕竟,省的就是赚的。
那时候跟着爸爸去逛街,看着他们为了几毛钱,几块钱在那里跟别人讨价还价好半天,然后带着胜利的喜悦拿着战利品回家!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不屑一顾。
长大后,作为家里的长子,我很好的继承了爸妈的优良传统。凡事都会考虑如何做到性价比更高。
记得刚到乌鲁木齐那会儿,每个月工资也就1000元左右,为了省钱,每次去买衣服时都首选地摊货。
经常是一件体桖,一条裤子,一双鞋子全部下来一百块左右就可以搞定了!也曾经不止一次为自己的砍价技术而窃喜!
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省钱,坏处是地摊货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体桖掉色,裤子没穿几次就变形了,鞋子没穿几次鞋面就裂口子了……
出于省钱的考虑,外出基本是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好处是省钱,坏处是每次都得提前一两个小时出门,还把人搞得慌慌张张的。
打开衣柜,衣服不少,能穿得出去却没有几件!当时因为中意价格而买的衣服,穿了一两次就感觉穿不出去了!
有一次在师大附近逛街,在地摊上遇见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老书,老板开出的价格也很是让我心动!
但我还是强忍着内心的喜悦,假装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跟老板砍价,老板不同意,我假装要走,老板也没有喊我回去,我就没好意思回去。
因为心里老是惦记着那本书,第二天我又去了,看到书还在,心里不免窃喜,于是继续砍价,老板却好像吃定了我要这本书一样,死活不肯让步!
于是就又走了,想着明天再去,如果老板还不让步,就出手拿下!结果第三次去时,却发现那本书不见了,问老板,老板说卖掉了!
带着淡淡的失落,离开了那个书摊,我喜欢的那本老书,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和身边的朋友交流的多了,发现自己的观念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
感觉这句话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后来通过不断努力,日子总算有了起色,于是,我的消费观也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后来慢慢明白与其为了省钱或者为了拿到一个公平的价格买一件东西,而给自己留下遗憾,不如心疼一次,让自己长期满意!
毕竟贵的东西,除了贵,别的什么都好!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别的什么都不好!
节省有时其实是更大的浪费,因为出于节省考虑的选择,让我们习惯性忽略了太多其他的更宝贵的成本,比如时间,体验感,机遇……
那个叫达坂城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