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性不能有瑕疵——很是可惜的秦穆公

人性不能有瑕疵——很是可惜的秦穆公

作者: 儒生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12-27 15:35 被阅读0次

贾谊的《过秦论》从秦孝公起论,而孝公时代,历史已进入战国。这个时期的秦国,有响当当的争雄实力和信心,自秦孝公开始的历代秦国群臣,他们对天下大势看得一清二楚,那就是天下早晚都要归属秦国,因为只有秦国有这个实力、信心、策略。 但细读历史可以发现,让秦国具有如此雄心、实力的奠基人物,其实不是秦孝公,而是秦穆公。

秦的先人最善长养马这个职业,但在整个西周的大部分时间,秦国却是个连诸侯都不是的“邑”,当然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只是,天不弃秦,到了一个叫“大骆”的秦人先祖时,他因为给周孝王养马养的很出色,居然赢得了周孝王的一个重臣“申”侯的青睐,“申”侯不但甘愿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大骆,而且还向周孝王说情,想让周孝王给大骆一个“封”地。后来,周孝王就把大骆的长子“非子”封在了一个叫“秦”的邑,对外号称“秦嬴”。遗憾的是,“非子”并非申侯女儿亲生,申侯女儿与大骆所生的儿子叫“成”,因为周朝的规矩是“子以母贵”,所以,虽然“非子”被封在了秦邑,但秦邑被西周正式承认的统治者却是“成”,他们这种关系,在今天的我们看着真是有点乱,但不管怎样说,我们只要知道大骆、非子、成、秦邑这几个概念都与秦有关就行。另外,关于秦邑,其实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一个镇之类的规模,与西周“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的西周诸侯级别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直到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才任用秦嬴的孙子“秦仲”作为西周的一位“大夫”去领兵攻打西戎,可惜,秦仲却在战斗中被西戎人杀死了。之后,周宣王又给了秦仲五个儿子共7000人马,并让他们以“西垂大夫”的名义继续与西戎作战,尽管他们的官职只是“大夫”,但无论如何,这也算是周宣王

给了“秦”人一个表现的舞台,而且,这也确乎是“秦”人出现在西周国家政治层面上的最早证据。

机会再次降临秦人,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后,秦仲的孙子襄公以兵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平王感谢襄公,封襄公为诸侯,并告诉襄公:“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这表面上看来是个“空头支票”,但对秦襄公而言,秦再也不是没有级别邑大夫,而是一步登天位列周朝的诸侯国级别。秦襄公再传五世,秦国的国君之位终于传到了雄才大略的秦穆公身上。

秦穆公认为,秦国如果只是偏安西域,满足于当好周朝的诸侯国,那当然对不起秦朝的列祖列宗,作为秦国的领导人,他必须要带领秦国东出中原,争霸天下,这才算是真正的天下英雄。于是,他带领秦国真正开启了“以天下为已任”的历史进程。

秦穆公4年,与东方强国晋国结亲,迎娶晋国太子申生的姐姐。秦穆公5年,设计从楚国那里赎回百里傒并重用百里傒、蹇叔。其后立晋惠公夷吾、救晋国天灾,晋惠公君背盟而不追究惠公,更不借天灾加祸晋国百姓,体现了秦穆公的仁性。秦穆公14年,因为晋国背信弃义而与晋国开战,后虽然俘虏晋惠公夷吾,但碍于周天子和夫人的面子,最后又把晋惠公给放回去了。秦穆公18年,灭了梁国、芮国。秦穆公23年,晋怀公圉从秦国逃回晋国成为晋国国君。秦穆公24年,秦穆公把晋文公重耳送到晋国,取代晋怀公成为晋国国君。秦穆公25年,秦穆公和晋文公一齐进入东周杀了王子带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秦穆公30年,又助晋文公攻打郑国。秦穆公33年,秦穆公劳师远征郑国,不得郑而顺手灭了滑国,但滑国是晋国附庸,于是晋襄公派兵大败秦军于殽山。秦穆公34年,秦穆公主动攻打晋国,但仍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只好灰溜溜地撤兵回国。秦穆公36年,秦穆公再次派兵攻打晋国,这次他取得了胜利,然后亲自到殽山故地为当年死去的兵士发丧,嬴得了将士之心。秦穆公37年,攻取西戎12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千多里,周天子派召公过亲自到秦国送去金鼓以示表彰鼓励,秦穆公的西方霸主地位,不但有了实际国土、人口的保证,而且也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同。秦穆公的地位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可惜,秦穆公39年时,秦穆公因病而逝。按照秦国的风俗,为秦穆公殉葬的人居然达到了177人!而这其中就包含三位秦国大将: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鍼虎。当年,子车三兄弟有感于秦穆公的恩德,在宫室聚会喝酒时,三兄弟发誓:穆公百年之后,三兄弟还要追随穆公于地下。于是,穆公死后三子殉葬。对于子车三兄弟,倒是兑现了他们当年的誓言,但对于秦人来说,却是让国家栋梁的生命终结,这种任意终结别人生命的非人性行为,却让秦穆公的一世英名蒙上了厚厚的瑕疵,从古至今一直受人诟病。

首先是当时的秦国百姓,他们对穆公这种利已不利国的做法很不认同,因而赋《黄鸟》一诗,表面上看是为子车三子而惋惜,实际上却是狠狠地谴责穆公不顾国家大局的做法,其诗曰:“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孔子编《诗经》,《秦风》只有10首就选了这首,看来,孔夫子对秦穆公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要不,他完全可以不选这首诗啊。

其次,当时各国的君子大夫也不认同秦穆公的做法。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写道:“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第三,后世的各种典籍,因为秦穆公有死后殉葬这件事,对他的评价都不是特别高。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大家知道,如果一位君主能够被认为是“春秋五霸”,那就说明他是得到了政治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共认。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大致有以下10种说法,我们来看详细情况:1、《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荀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3、《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4、《墨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辞通》: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6、《四子讲德经》: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7、《白虎通·号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8、《汉书注诸侯年表》: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9、《史记·春秋世家》: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0、《史记·春秋世家》: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以上情况统计结果如下:齐桓公、晋文公都是10次,说明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同,排第三位的是楚庄王的9次,排第四的是秦穆公,只有6次,余下分别是越王勾践的5次,吴王阖闾的4次,宋襄公的3次,吴王夫差的2次,郑庄公的1次。如果把吴王阖闾和夫差父子俩算成一家,秦穆公还要再退一个位次。在周朝历史上,因为霸业而受到周室褒奖的共有四位,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越王勾践,从这个角度看,秦穆公确实是被明显贬化,为什么雄才大略的秦穆公会受到如此待遇?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有我殉这一人性的瑕疵,做为国君,他居然为了个人的死后利益而杀良殉葬,真真为世人所诟病。

顺带说明一下,秦人真正认识到人殉的危害并彻底废除人殉制度的,那是秦穆公死后223年在位的秦献公,秦献公坚决彻底地废除了人殉制度,也才让各国的顶尖人才放心大胆地到秦国并为秦国服务,这才真正让秦国成为一流强国并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人殉制度的瑕疵居然让秦国的霸业推迟了200多年,这难道不令人深思么?

相关文章

  • 君子的涵养——以秦穆公为例

    春秋时期,秦穆公很喜欢养马。一天,秦穆公很喜欢的一匹马跑丢了。秦穆公很是着急,亲自带着人寻找。当找到岐山下时,...

  • 拿什么拯救父母的爱

    人性的自私在殃及众生 人性的伟大在瑕疵并纳 人性...

  • 收到行李箱

    今天收到彩虹行李箱,简直不要太美,好兴奋,可惜有点瑕疵,准备换!

  • 不抱怨人生的瑕疵

    一无所有的黑夜,突然间连星星都和它离异 中秋十五的月亮残缺了一部分 高悬于天空,出于悲悯,来探望 人群,有部分,深...

  • 2019-04-25 庸常的我

    我一直觉得瑕疵就是一种美, 没有瑕疵的美缺乏人性的光芒。 任何强调完美的路径都是走向平庸的征途。 这样看来平庸其实...

  • 可惜不?

    2021.4.26 P703 中雨 这小姑娘当时是啥神仙操作?

  • 秦穆公

    小时候读《春秋故事》和《东周列国志》的时候就没来由地喜欢秦穆公。现在再看《东周列国志》还是喜欢这个有情有义的国君。...

  • 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记载中被称为秦缪公,是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

  • 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赵氏,名任好,雍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郊)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

  • 不诚信是最大的瑕疵

    这两天被一个单位给忽悠去面试,之所以说“忽悠”,是因为他招聘启事上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和见面以后说的相差甚远。 于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不能有瑕疵——很是可惜的秦穆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ow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