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cc852c568e40c23.png)
01、自小谦让,分梨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76e7a9f160de18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83e04b7a41aa530.jpg)
02、少有异才,聪明机敏
孔融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b669af332f8e37b.png)
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039a04f30fef784.png)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a0081c6b556ead4.png)
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ec4428f263c97a1.jpg)
03、为人仗义,有担当
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
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1023b4cb4ca7b4f.jpg)
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03cd9eee6710639.jpg)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5dab884abda7ca5.jpg)
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
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255a22709ea22ad.jpg)
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5c23442c93e75eb.png)
04、揭发宦官,毫不隐晦
孔融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他都不到。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
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740580fac77dfd9.jpg)
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e03c29a11ca3e8a.png)
马日磾忧愤至极,于是呕血而死。马日磾遗体被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
孔融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
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bcdb46688537e8b.jpg)
05、因名声赫赫,被何进升迁
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c68fe5316e278f0.jpg)
“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
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cc7e4c8b4169d33.png)
06、任北海相,颇有政声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孔融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
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061ccc6bf4dc0d0.png)
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41085a7850fd12d.png)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
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346fcb9c6070243.png)
07、被黄巾军包围,刘备解围
孔融听说太史慈的大名,一心想与之结交,太史慈正在辽东避祸,但老母还在当地。因此经常派人给太史慈家送米送面,照顾得无微不至。
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孔融被管亥围困,太史慈正好从辽东归来。其母感念孔融恩德,叫儿子去救孔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62fa96d169314db.png)
太史慈是孝子,轻生死,重大义,当即趁夜色闯重围,进了都昌城见了孔融说明来意,
孔融将城内情形如实相告,眼下只有派人出城求援,搬请救兵。太史慈自告奋勇去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3081ae2acdd5306.jpg)
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决定立即发兵解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26cfdd8b09914b4.jpg)
刘备马上派出三千救兵随太史慈杀回昌都去救孔融。管亥听说刘备军来救,当即撤围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59cba7da498b505.jpg)
当时,袁绍、曹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
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b5c0ee8ad4da59b.jpg)
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05、被朝廷征召,步步高升
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7168c492a6cb488.jpg)
袁谭等大军到时,孔融便立刻抛下了家人,自己逃到了山东,他的妻儿被袁谭抓了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f398e80613777bc.jpg)
不久,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9212c2abcdd60ff.jpg)
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
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63c1a02804f67f8.jpg)
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等都死而无后代,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
臣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是可以的。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这是不合适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8391e14fccd168f.jpg)
09、推荐贤士,提拔人才
孔融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
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eecfec72fb784d3.jpg)
孔融与名士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自己同坐,
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6ab3139fa1717d6.jpg)
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
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4c702b27e5fd165.jpg)
10、触怒曹操被杀
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06d18f5853a5804.png)
曹操曾推行“禁酒令”,以节省粮食,维护治安,孔融对此持异议,他不仅继续饮酒,还写了一篇《与曹丞相论酒禁书》来讽刺这一政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f93044633e8379b.jpg)
他引用历史上的故事和名人来质疑曹操的决定,以表达自己的反对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def6e88becd95b2.jpg)
208年,孔融再次出任太中大夫。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曹操。
他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5960505e981af99.jpg)
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诬陷孔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17feceb1495a363.jpg)
说他曾在北海“招合徒众”,图谋不轨,并在与祢衡对话时否认父母养育之恩。
最终结论是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208年9月26日,孔融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并株连全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54200215294e144.jpg)
12、文学成就卓著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
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62f01a14cba51c7.png)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
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2051b45d8dc388a.jpg)
孔融虽然喜欢骂曹操,但也曾视曹操为“救世主”,并为其大唱赞歌,《六言诗其一》: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e98fba58269d599.png)
六言诗其二》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在这首诗里,孔融把曹操形容成清正廉明,忧勤操劳的贤臣,又说他深得人心,群臣无不拥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c67dee53f5b8935.png)
孔融流传至今的诗仅有八首,其中有一首特别有趣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诗的题目乍一看很奇怪,实际上意思是说拆合自己的郡、姓、名、字来作的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02db470b7795499.png)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时进止,出寺施张。
吕公饥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6b3b40ac5eef7f0.png)
好是正直,女因予匡。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不奋,羽仪未彰。
龙蛇之蛰,俾也可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958b9bf3c4149b8.png)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be89df38e350cdd.png)
孔融自幼聪慧,长大之后更是才华横溢,但他恃才傲物,最终被曹操灭门,可悲可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