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能让梨,千古楷模孔子后代,因何“大逆不道”被曹操灭门
孔融是孔子第20世孙。
孔融4岁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他谦让、孝顺的贤名千古流传。
然而,人到暮年的孔融,人生结局却是被曹操杀害,株连满门,全家横死于菜市口。
曹操给他定的罪名是图谋不轨、不尊孝道。
孔融一生以孝道、德才声名显赫,是当世之名士。
最后却声名狼藉,身首异处。
孔融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一辈子道德楷模的孔融,怎么到曹操手里就成了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逆臣贼子?
要说孔融,除了四岁让梨的少年故事外,还有两件轰动一时的大事。
一件是“哭坟不悴 ”,一件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哭坟不悴”发生在孔融成年后,据《御揽》中《秦子》记载,孔融任北海相时,看见一个人在坟前哭他的亡父,但只有哭声,不见悲状,于是下令将其杀了。
孝而不诚,是孔融及其愤慨的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发生在孔融全家横死后。
当时孔融尚有一子一女,年纪分别为9岁和7岁。
听闻全家被父亲连坐,小小年纪的兄妹俩没有慌张逃跑,而时安然自若地下棋。
有人提醒二人逃命,兄妹俩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被朝廷杀掉后,就可以与父母团聚,岂不是幸事。
随后兄妹二人慷慨就死。
由此可见,孔融绝不是不忠不孝之徒。
然而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什么非要置孔融于死地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8069/748ce95ba79435c2.png)
这和曹操的秉性有关,曹操颁布的几项法令,孔融每每跳出来指责讥讽,毫不给曹操面子。
几次三番以后,曹操忍无可忍,早已有了杀孔融的心思。
但因孔融声名显赫,政治高手曹操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就找了孔融的死对头罗织罪名。
因孔融素日口无遮拦,一些捕风捉影的话语被坐实成不忠不孝的大罪,最终连累全家和他一起赴死。
常人杀人,杀身而已,深谙权谋的曹操,杀身之外还要让孔融遗臭万年。
这不得不说是曹操的“高明”枭雄之处。
(原创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