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午刚看了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今年七夕朋友圈很少秀恩爱的,我看的津津有味。孰料想,不是七夕秀恩爱的少,而是七夕上午秀恩爱的少,好嘛,全集中在晚上了。
一瞬间,有一种想关闭朋友圈的冲动。但我似乎应该先想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
首先,朋友圈是个什么地方?
顾名思义,是朋友在一起的地方。但很明显,早就不是了。一个企业由小做大,会不得不改变很多,一个产品由小众变普及,也不得不发生许多变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对我刺激最大的是迅雷的变化,一个下载工具变的越来越大,现在做成了浏览器(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良心出品,无广告,小巧的“迅雷极速版”,但后来却不得不停用了)。
微信,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通讯录中人员的增加。以我自己为例,2012年上大学,那时刚接触微信,很少用,微信的图标排在QQ、飞信(你如果知道这个,说明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微博、人人后面。在大三时,微信订阅号开始发展,微信中的联系人增多,基本上两个分组,高中和大学,我那时候喜欢在朋友圈发些段子、吐槽之类的。毕业之后,联系人极速增多,朋友圈迅速扩大。标签中多了“初中”、“家人”、“同事”,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加了近百名家长(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姐姐甚至小姨、姑姑)。那时候开始,我很少再发朋友圈了,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不能随意疯了,但我也不想装,那就闭嘴喽。
对于某些家长,该清的就清。我不想给你点赞,不想买你的产品,不想帮你转发,不想看你分享的东西。这话很难听,但我真的想说,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不想和你成为“好友”。
所以我也试过关闭朋友圈。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很有效,但很不合适,不要污染很好,但断人活路就不好了(他妈的,我是在说关闭朋友圈吧?当然了!)。我开始忍不住关心我的朋友今天怎么样,最近好不好。有的朋友,很久才聊一次天,但我知道,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帮助我。我把关闭的朋友圈打开了。我明白,朋友圈是一个记录自己点滴,分享自己幸福,看见朋友日常的地方。
我开始思考第二个问题。
2
别人七夕秀恩爱我为什么要关闭朋友圈?
用几年前(也就七八年前吧)网上流行的话说——“羡慕嫉妒恨”。人家秀恩爱和我有关吗?买鲜花没花我的钱,放烟花没污染我的空气,吃蛋糕没长我的肉,搂的不是我对象,我有啥不开心的?因为我没对象啊。
自己没有所以不希望看见别人有。但我有了对象会不会发朋友圈?会不会秀恩爱?这不废话么~_~那等我秀恩爱的时候我的朋友会不会给我点赞,会不会替我开心?会,我真正的朋友肯定会。而关系一般自己单身的朋友很可能会考虑以后把我删除或屏蔽。
由此可得,我看见别人秀恩爱心里不开心是因为我跟他关系一般,人有我无。也就是说,我会不开心是因为我自卑而且我和他不是朋友。
3
有点儿傻眼?我自己也没想到是这种结论。但这不重要。你只要想看,总能看见人家比你过得好。你攒钱凑首付,朋友圈里有人环游世界;你吃饭连菜汤都不剩,朋友圈里有人天天大餐换着吃;你深夜下班,月色洒在你和自行车上,朋友圈里有人晒邮轮。关闭朋友圈,就关闭现实了吗?看看新闻里富豪的生活,你才知道日子还能这么过,有钱不是天天能吃上鸡蛋;不是两边床头柜放两个糖罐,想吃白糖吃白糖,想吃红糖吃红糖。
那为什么与富豪的生活相比,我们对朋友圈里小小的幸福这么在意?可能是因为离我们更近,对主人公更熟悉吧。我和他从小撒尿和泥,我撒尿,他和泥,他现在居然混的这么好?别看她现在挺漂亮,全是整的,当年追我好久我都没同意。整天晒孩子烦不烦?两口子赚那么两个钱够给孩子买房子的吗?
4
不用再多说了吧,七夕要不要关闭朋友圈已经不是个问题了。最后说两句:1,“朋友的幸福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至少也不要暗箭伤人,因为你们是朋友。”2,“关系一般爱晒幸福的,想删就删,别为那些可有可无的人搞的自己不开心。”
脆珍鱼
2017.8.28/丁酉七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