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花半天时间,读了2/3一本书:
这是一本的含金量很高的书,就像它的介绍所说的。阅读起来也不费什么力气,毕竟是儿童读物。
印象深刻的金句很多,我摘录了几篇。最让我有感触的是:
“平静地思考”
主人公吉娅在被爸爸妈妈“禁足”在自己房间后,先是扑到床上大哭了一场,后来又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她才终于能够:平静地思考。
是的,思考如果不是平静地,混合、掺杂着情绪、欲望,放不下的过去,恐惧的未来……那么,这样的思考远远不如放空地发呆。
我突然想到:我能够平静地读书了。
是啊,有多久了,读书大多是我为了把自己从杂乱的现实、繁琐的纠葛、愁云杂思里“抽离”出来的“方法”之一;或者说是为了拓展认知,提升自己。
读着读着,也许就读进去了;也许,只是做个样子。
是“可遇而不可求”偶然?
是“有选择的选择”?
我自己也很纳闷,什么情况下会是平静地读书?总结出了几条这次的背景因素:
第一,不是“应该读”:为了读而读。
看见了,心动身动。
第二,“书非借不能读也”。
自己考虑再三买回来的书,大部分没有读完,需要被“闭环”。
第三,闲。
后面没有需要卡着时间节点的事情,前面没有纠结纷乱的人和事。因为疫情管控,得“闲”
环境也很悠闲。自然明媚的阳光从书桌前的窗户洒进来,我感觉自己在坐下来拿起书的那一刻,心就静下来了。
“动静结合”:窗外有各种声音,鸟叫声,行人走过,说话、运动;窗里,静静的……
第四,书名在我的“待阅读”清单里。
之前看过它的第1本,印象很深刻。所以看到它的第2本,也很期待。
主题和领域是我目前有兴趣的、关注的部分。
第五,好手感的书页纸张。
是的,很明显不是盗版、劣质的材质,拿在手里好像感到了木浆的成形,带着树木、森林的气息。
第六,我允许自己、并且向往和享受“静下来”。
拿起书看,与拿起手机浏览相比较,显然手机这个动作更容易、更熟悉、更习惯成自然。然而我知道,我更喜欢“读进去”的状态。
一一列出来,我感觉自己平时看进去、静下来的时候也蛮多的,只是体验到的自然、品质感,综合打分,没有如此之高。
也许我缺的,是书桌前的窗户和那明媚的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