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篇:剖析亲子关系

随笔篇:剖析亲子关系

作者: 灵秀爱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2-12-09 10:35 被阅读0次
昨日

LYT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记得孩子在四、五年级叛逆的时候,我有时候心里特别烦躁,于是想要接触一些亲子教育的书,比如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就是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LYT的《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那会尝试了很多奖励法、积分法,但都不能坚持,焦虑的我因为看了一些书籍心态也慢慢平和多了。

一束花的仪式感

孩子到六年级的时候,他便能独立自主学习,并且性格趋于平和,基本管束不会很多,男孩子在这时候有点乖巧,同时愿意听从父母安排聚餐,还处于孩子阶段,感觉是亲子关系最和谐的时候,他也愿意做大哥哥爱护小朋友们。

孩子到初一的时候,性格会发生360°大转弯,喜欢和同学交流,基本和父母沟通较少,和小朋友零交流。那会他正面对从走读到寄宿的转变,因为只有周末回家,对游戏特别痴迷,做作业是交差任务,基本对父母的事情不甚关心,关系处于平淡的阶段,孩子有自己的主意,期间也出现过疏导,但收效甚微。

孩子到初二的时候主动提出由寄宿转走读并答应平时不玩手机,之后出现眼睛近视看不清黑板,配了眼镜,于是手机从此消失,电视、运动、家务占据了他的周末业余时间。

画画

孩子对某一事物的依赖或者痴迷往往没有约束性,电视慢慢的大量占据了他的周末业余时间,导致作业质量不佳,没有什么精神,他爸看不下去,把电视给控制了。

在没有手机、电视的前提下,他能搬着凳子到厨房捧着一本书,为什么要到厨房?因为锅上在烧着他想要吃的小馄饨,主动整理家务,自己做晚餐。

周末,他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所以除了做作业总要找到一点事情做,在我的影响之下,他也开始了画画,他其实一直喜欢素描,因为没有系统学过而感到惋惜。

我们还一起回忆了之前一起画画的时光,我向他展示了我的国画,他原来说不好看,当我把整本给他看的时候,他说乍一看还不错。他还帮忙装了支架,指导我录制视频。

孩子的变化有他的自然规律,但一部分还是影响,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顺应他们成长的规律,另一方面给予他们陪伴的时光,最后如果能从自身出发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那是最佳的,从他懒得翻书到主动拿起书坐着读,趴着读,在车上读,晚上回家还要读,我经历了整整三年的时光。

也正是这三年是我慢慢养成读书习惯的三年,首先营造读书的氛围,目前他虽然能够读书,但是读书的范围仅限他感兴趣的比如惊悚、悬疑类的,只要有他的精神食粮,他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我能感同身受因为书本可以让我们穿越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篇:剖析亲子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sz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