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喜欢这样景大人小的照片,因为在万物之中,人不过是微尘。
最近被书稿折磨得死去活来,有时深夜无法入眠查百度查知网,有时凌晨从梦中惊醒,三点就起来继续码字。
昨晚做了一个奇怪,但自己却可以解的梦。
梦里自己的车深陷泥潭,不能出来,车子也打不着引擎,手握方向盘,无论如何都不能动弹,远处是妈妈和弟弟在教我如何做,自己仿佛被安全带勒住,不能动弹。
挣扎之中醒来,才2:54。
打开word文档继续未完成的书稿。
梦里的泥潭是内心中的一种压力,或者说,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拖累。
昨晚和好友聊天,说起教育写作这件事,我说它苦涩而艰辛一点都不为过,当他人可以在年关将近时,卸下一切铠甲与家人共读良宵时,而教育写作者只能在清冷得夜里对着方寸的屏幕笔耕不辍。
上午8点交完书稿,我约了两位好友带着菘去了家乡有名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书办学,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书院碑刻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书法之精,在全国除收藏碑刻为主的文保单位外也是罕见的。
从朱熹、王阳明的石像下走过,看着历代从白鹿洞书院走出的进士名碑,心中滋味万千。
我们为什么要放下安逸而选择艰难而苦涩的路,是为了扬名立万还是流芳百世?
于是我想起王阳明曾经流放它地,格物致知的求知之路,不是为了功名,也没想过要成为后世的楷模,不过是想要知识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安宁。
这样的安宁,在常人看来是苦涩和艰难。而自己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大概就是“为往圣继绝学”的豁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