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谈起最爱的作家,这事儿还真挺难说的,我没事儿的时候就看书,小说、散文、诗歌都读,古今中外作者也都有,最爱哪一个真不好说。若说哪一步作品最早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美好和力量,那就值得探寻一番了。
学生时代,我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寒暑假提前拿到下个学期的语文课本,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去趟新华书店必须等着爸妈有时间接送的年代里,假期唯一的乐趣就是一遍一遍读课文,背课文。这话可能有人听了会骂我有病,但这是真的。当然,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像朱自清的《背影》,像契诃夫的《变色龙》,但最能让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与力量的当属朱自清的散文《春》。
《春》的内容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简单明了、直击主题,就是一篇描述春天的散文,通篇文字简洁、明快,仿佛无形中有一只春的精灵,附着在作者的笔尖儿上,把立体的春日的物、人、事幻化为纸上的文字,是的,就是这般神奇。
这篇文章给我的心灵带来很深的触动,我第一次感受到,简洁的文字可以呈现出超越身临其境的美,看似质朴的语言却有着无限蓬勃向上的力量。开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直接将春拟人化,接下来的一切水到渠成,“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旁带,还眨呀眨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瞧,这些描述是多么的简单呀,仿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说的出来,但却偏偏又不是我们真能够说得出来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是我们春日里随处可见却又忽略的美,不被作者这样表达出来,我们好像从没留意过春天竟是这样的,内心里对春的渴望、对春的赞美、对春的热爱,一下子就被唤醒了,整个人也一下子跟着变年轻了,瞬间精神抖擞起来。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另一重震撼是看似简单的文字实则都是有感情的,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当感情充沛到溢出身体的时候,便可寄予文字来表达,无论是欣喜的时候、愤怒的时候或是激动的时候,都可以放心地把一切都交给文字。就像这篇文章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个看似朴实而通俗的比喻,却是形象生动、气势迭起,让我深深感受到作者此时内心恰似春天般不可遏制的生命力以及对未来无限的美好希望。
正是朱自清的散文《春》让我懂得,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是精灵,文字能创造出眼睛看不到的美,文字能表达口中无法形容的情感,文字甚至能办到常人无法办到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