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是一本仅有140页很薄的书,1-10分推荐的话,我打8分值得阅读。
这本书是公司书架里的书,在202 孔子旁边,欢迎你来借读。
本书没有什么废话,很简单给我们解答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以及读哪些书,怎么读书等等。
读书的意义
1.以获得信息为目的,比如为了考试,为了工作的需要
为了考试我们读了好多书,为了工作却读的越来越少。特别是对于我们做软件的行业,知识更新迭代的比较快,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网站。不管怎样,持续学习是王道。
2.为了愉快且有意义的度过独处的时间,充满想像力的度过读书时间
看到一些小说,犹如看了精彩的电影,看的时候很有代入感,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命运多舛的主人公,走出低谷走向更好的生活。看完又回味无穷,那种影响还会继续。比如《印度女孩》,刘慈欣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东野奎吾一系列悬疑小说
3.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读书的时候,充满想象的与书中人物对话,他们的经验,就像我们自己的经验一样,发生在我们身上,为我们所用。如此积累,心中形成由他人组成的郁郁葱葱的“森林”
有句话讲的真实:多读书,不然你的三观都是由你的父母以及身边的人说的话影响的。
持续读书的好习惯
1.带着问题读书,你看了书名和目录,你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看这本书,搜索阅读,直到解决问题。这样有目的性的读书会更有效率,而不是说,读完了再回头看哪些有用,可能读完一瞬间,书的内容也全忘了。
2.“快”读书的方法
除了以前用的方法:用手点字,快速滑动;用纸板一行行快速下移提高速度;跳读
本书的跳读的一个新的应用:除了难的部分,或者与你问题无关的跳读外,对于小说类,特别一些经典的翻译名作,特别厚,想读完绝对是个挑战,作者推荐只读对话部分,跳过其他内容,这样可以了解人物变化,也会关联起其他情节,对大体不会有什么影响。
3. “输出”,成为自身的血肉
可以讲给别人听,或者写出文章,包含一些原有书籍原话和自己内省的感受和收获。这也是我正在做的,希望每次读书都有记录和反思,不一定有观众看,但是是对自己的读书总结的一个练习,希望那些文字从眼入,从脑过,最终留心间。
另一个输出是办读书会,2,3人就够了,对书内容做讨论。我们读书时也可以拿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比如蓝色记录主要人物事件,红色是提炼的观点,绿色是自己的意见和评论。当听到别人分享与你有相同观点,你就画个圈,新的观点就补充上。特别是听到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体会和不同角度的解读,会给分享带来极大的喜悦。
我们的读书会已经坚持一年多了,分享了70多本书了。没想到我们可以坚持这么久,但是一路走来满有收获,当我听到有的同事评价,今天的读书会内容很棒,很有收获,我从心里感到开心幸福。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坚持,总会影响着某些人,而我肯定是其中之一。
y=f(x), x 是你读的书,y是你的分享, 你要找到你的 f ,你的分享风格。
这个f 有可能根据听众的不同,会改变,也有可能是自由发挥,但是结合自身经历,融入经验的阅读,给予的分享才有说服力。
网友评论